[发明专利]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2427.1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储忝江;王宇希;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 |
代理公司: | 湖州果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65 | 代理人: | 汤荷芬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鱼类 捕捉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水生鱼类检测调查技术领域,该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固定底座、捕捉筒、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升降装置以及信息采集装置,通过将第三挡辊放置在第一挡辊内侧,使第三挡辊上用于连接第二承重块的绳子放置在第一挡辊外侧,此时第二承重块为悬空状态,将第二挡辊水平倚靠在捕捉筒的开口处,并通过第三挡辊下端的相抵固定,当鱼进入捕捉口碰触绳子,绳子震动带动第三挡辊晃动,导致第二挡辊掉落,第二承重块随重力落地,拉动圆形挡盘滑动上升,使弧形挡盘挡住捕捉口,将鱼困住达到无损捕捉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生鱼类检测调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和相关法律法规系统的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已步入正轨,其中要求对于修建大型的拦河闸坝等水利工程,需要进行建设项目水生生态系统调查,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目标鱼类进行捕捉和标记,调查环境往往位于野外,调查对象一般都是野生动物,有的甚至是保护动物,目前所知的鱼类捕捉方式大部分为网捕,网捕会将目标鱼类和其他鱼类一同捕捉。
传统的捕捉方式大多为人为捕捞,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在捕捞的过程中还会造成鱼类的应激受伤或死亡,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固定底座、捕捉筒、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升降装置以及信息采集装置。
其中,所述固定底座的四个拐角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且位于固定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一对收紧座。
进一步的,设置的第一螺杆下表面呈锥子形,便于插入,在固定底座上表面设置的一对收紧座起到固定一对第一支撑腿的作用。
其中,所述捕捉筒上开有捕捉口,所述捕捉筒的内壁上开有第二滑槽,位于捕捉口一侧的捕捉筒上安装有第一固定件。
进一步的,设置的捕捉筒一侧为通过螺栓安装有过滤网的封口端,一侧为开口状,捕捉口开设的位置靠近过滤网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安装在捕捉筒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固定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捕捉筒角度的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根据放置河流处的深浅位置,通过设置的升降装置带动捕捉筒以固定座为支点进行转动,改变捕捉口的入水深度,增强适应性。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座上的调节架以及安装在调节架上的相机。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待研究鱼的习性,在固定座上安装有可调节角度的调节架与相机.通过相机记录待研究鱼的生活状态,使得研究资料更加准确可靠。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每一所述收紧座包括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底部沿圆周等距安装有弹性间隔瓣,位于螺纹套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与弹性间隔瓣接触面呈斜坡状。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安装在捕捉筒上下两侧的第一半弧形卡座,两所述第一半弧形卡座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一水平板,下方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外侧垂直连接有第一立板,两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立板远离捕捉筒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腿。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安装在捕捉筒上下两侧的第二半弧形卡座,两所述第二半弧形卡座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的外侧均垂直连接有第二立板,两所述第二立板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一起,两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同轴套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2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用纱线成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电变桨用电机的驱动变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