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气体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0680.3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6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白俊伟;韦家宝;曹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保时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H04N5/232;H04N7/18;H04M1/72409 |
代理公司: | 郑州晟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5 | 代理人: | 张心龙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气体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气体检测系统,涉及气体检测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基于数据处理器模块、有毒气体检测模块、供电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监控摄像模块、信号通讯模块、互联网、云服务器和移动手机端。通过在供电模块内设置的电源和应急蓄电池,通过在信号通讯模块内设置的无线网传输模块和移动数据传输模块,同时通过将移动数据模块设置成可插入SIM卡,且移动数据模块可为4G或5G网络,当使用场所出现状况导致断电断网时,此时应急蓄电池即可启用,为该检测系统供电,可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移动数据传输模块内的SIM卡会与互联网保持正常的连接,进而可将数据处理模块发出的数据通过信号通讯模块传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检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气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石油、化工、煤炭和汽车等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所带来的危害已逐渐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技术的研究对环境治理、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人类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设备应用于对人们日常生活中,比如气体检测传感器就是一种用于检测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空气指数的器件,通过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指数,以在出现异常事故,比如毒气出现时,及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号,避免出现危险事故。
目前多气体检测系统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1、其稳定性不高,使用场所如果出现断电或断网的情况下,气体检测系统会直接处于掉线状态,进而可能会出现危险事故;
2、大多只能对现场发出警报,如果距离较远或不在场的情况下,不易得知危险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气体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多气体检测系统其稳定性不高,使用场所如果出现断电或断网的情况下,气体检测系统会直接处于掉线状态,进而可能会出现危险事故、大多只能对现场发出警报,如果距离较远或不在场的情况下,不易得知危险信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气体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基于数据处理器模块、有毒气体检测模块、供电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监控摄像模块、信号通讯模块、互联网、云服务器和移动手机端;
所述数据处理器模块包括单片机;
所述有毒气体检测模块内设置有一氧化碳检测模块、二氧化硫检测模块、硫化氰检测模块、氰化物检测模块、氨气检测模块和无机粉尘检测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源和应急蓄电池;
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警报灯和警报扬声器;
所述信号通讯模块包括无线网传输模块和移动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器模块与有毒气体检测模块、供电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监控摄像模块和信号通讯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信号通讯模块与互联网连接,所述云服务器和移动手机端均与互联网连接;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气体检测系统检测方法,所述方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供电模块为数据处理器模块供电,保证该检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S2、当有毒气体检测模块内的一氧化碳检测模块、二氧化硫检测模块、硫化氰检测模块、氰化物检测模块、氨气检测模块和无机粉尘检测模块一种或多种检测到相应气体时,会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器模块,数据处理器模块会对数据分析处理;
S3、如果气体的浓度超过数据处理器模块内设定的预设值,数据处理器模块会启动声光报警模块的警报灯和警报扬声器进行报警,同时数据处理器模块会将警报信号通过信号通讯模块发出,此时移动手机端会接收到警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保时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保时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