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角转接的大电流充电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9859.7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8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方海峰;丁涛;操基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1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角 转接 电流 充电 插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角转接的大电流充电插座,本发明采用设有纵向孔与横向孔的DC端子体,并将DC插孔接触件设于DC端子体的横向孔内,DC转接端子设于DC端子体的纵向孔内,构成呈90º设置的DC传导体;采用信号导线连接信号接触件构成呈90º设置的信号传导体;并将DC传导体及信号传导体装入插座后壳体内,最终构成直角转接的大电流充电插座,本发明使得充电连接器的安装空间显著缩小,利于整车线束的排布,缓解了对设计者造成的困扰,满足充电连接器转接可靠性高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及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的车辆充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直角转接的大电流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用于车端的充电连接器多采用竖直出线的结构,由于车端的充电连接器需保证传导大电流,导致充电连接器的体积难以缩小,并需要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由于受整车设备及线束排布的限制,如何减小线束的安装空间及布局空间的问题,是困扰设计者的一个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直角转接的大电流充电插座,本发明采用设有纵向孔与横向孔的DC端子体,并将DC插孔接触件设于DC端子体的横向孔内,DC转接端子设于DC端子体的纵向孔内,构成呈90º设置的DC传导体;采用信号导线连接信号接触件,构成呈90º设置的信号传导体;并将DC传导体及信号传导体装入插座后壳体内,最终构成直角转接的大电流充电插座,本发明使得充电连接器的安装空间显著缩小,利于整车线束的排布,缓解了对设计者造成的困扰,满足充电连接器转接可靠性高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及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角转接的大电流充电插座,其特点包括前壳体组件及后壳体组件;
所述前壳体组件上设有活动的保护盖板;
所述后壳体组件由插座后壳体、固定尾盖、DC传导体、信号传导体、后盖板、低压封线体、高压封线体及OT端子构成;
所述插座后壳体为箱体件,箱体件沿轴线依次设有前腔室及后腔室、与轴线垂直侧面设有尾盖腔室;
所述前腔室内沿轴向设有DC接触件孔及信号接触件孔,后腔室内设有端子体座;尾盖腔室内分设有高压密封区与低压密封区,高压密封区内设有与轴线垂直的功率导线孔及接地导线孔,低压密封区内设有与轴线垂直的信号导线孔;
所述DC传导体由DC插孔接触件、DC转接端子及DC端子体构成,DC端子体为并列设有纵向孔及并列设有横向孔的壳体,DC插孔接触件及DC转接端子均为两件,DC插孔接触件设于DC端子体的横向孔内,DC转接端子设于DC端子体的纵向孔内,且与DC插孔接触件电连接;
所述信号传导体由信号接触件及信号导线构成,信号导线电连接于信号接触件;
所述OT端子设于插座后壳体尾盖腔室的接地导线孔内;
所述低压封线体上设有与低压密封区对应的信号导线孔;所述高压封线体上设有与高压密封区对应的功率导线孔;
所述低压封线体及高压封线体分别设于插座后壳体的低压密封区与高压密封区内;
所述固定尾盖上设有与插座后壳体的高压密封区对应的功率导线孔、设有与低压密封区对应的信号导线孔;
所述DC传导体经DC端子体设于插座后壳体的后腔室内,DC端子体的横向孔与端子体座衔接,且DC插孔接触件位于前腔室的DC接触件孔内,DC转接端子位于高压封线体及尾盖腔室的功率导线孔内;
所述信号传导体设于插座后壳体内,信号接触件位于插座后壳体前腔室的信号接触件孔内,信号导线位于低压封线体及尾盖腔室的信号导线孔内;
所述固定尾盖设于插座后壳体的尾盖腔室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