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预器热端径向弧形密封装置及其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9427.6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翁忠华;刘为民;王杰;徐文辉;黄永杰;陈先托;李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四川辉胜至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3256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预器热端 径向 弧形 密封 装置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预器热端径向弧形密封装置及其安装结构,空预器热端径向弧形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片、固定夹板、第一驱动夹板、第二驱动夹板和包裹片;密封片、固定夹板和包裹片的膨胀系数小于第一驱动夹板和第二驱动夹板的膨胀系数;密封片和包裹片相对设置,密封片宽度方向上一端超出包裹片、形成密封端,密封片的密封端设有自顶部起的应力分割缝;第一驱动夹板的长度大于第二驱动夹板的长度;固定夹板、第一驱动夹板和第二驱动夹板依次布置在密封片和包裹片之间;第一驱动夹板和第二驱动夹板采用三点式焊接。本发明空预器热端径向弧形密封装置可以配合热态时空预器热端扇形板底面向下弯曲的形变特点,进而减小漏风间隙,显著降低了空预器漏风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预器热端径向弧形密封装置及其安装结构,适用于热端固定式扇形板的空预器,属于空预器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预器是一种应用于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的热交换设备,它利用锅炉烟气的热量来加热燃烧所需的空气,以此来提高锅炉的效率。空预器转子由冷态到热态,由于上、下两端面温度不同以及钢材受热后刚性的减弱,产生“蘑菇状”变形。全球领先的空预器厂商HOWDEN,其制造的空预器热端扇形板采用固定式设计,传统刚性密封片通过螺栓分段固定在转子隔板上,随着转子隔板的变形,漏风间隙也随之改变,热态时会形成较大的三角漏风区域。
对于采用固定式扇形板的空预器,由冷态到热态,由于热端扇形板上侧面(保温侧)温度低于下侧面(靠近转子侧)温度,以及扇形板刚性下降,热态情况下热端扇形板底面并不是平面,而是向下的曲面,使得空预器热端漏风问题更为突出。
为减小上述漏风区域面积、降低空预器漏风率,目前工程上一般采取两种技术路线:一是国内三大主机厂家(东锅、哈锅和上锅)所配备的扇形板自动跟踪系统(简称LCS);二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柔性密封技术。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空预器密封问题是密封片与扇形板的配合问题,密封片自动贴紧扇形板和扇形板自动跟踪密封片均可实现减少漏风的目的。但这两种方案在工程应用中又都存在如下问题:受恶劣工况(高温、粉尘等)、检修质量、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电厂LCS系统都不能正常投运或者投运效果不理想。HOWDEN一直未在空预器上配套LCS,也从侧面说明此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传统柔性密封技术更是暴露出磨损过快、结构不可靠、间隙补偿量不足等问题。
总之,热端径向漏风区域的漏风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而且随着机组向大容量方向发展,空预器转子直径不断增大,若不采取措施,热端径向漏风区域的漏风份额越来越大。600MW及以上机组所配备的空预器热端径向漏风占总漏风量的50%以上,往烟气侧的绝对漏风量也超3%,一次风漏风率则可能超过3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预器热端径向弧形密封装置及其安装结构,可以配合热态时空预器热端扇形板底面向下弯曲这一形变特点,进而减小漏风间隙,显著降低了空预器漏风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预器热端径向弧形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片、固定夹板、第一驱动夹板、第二驱动夹板和包裹片;
密封片、固定夹板、第一驱动夹板、第二驱动夹板和包裹片上均设有腰型孔;
密封片、固定夹板和包裹片所用材质相同、均为第一材质,第一驱动夹板和第二驱动夹板所用材质相同、均为第二材质,第一材质的膨胀系数小于第二材质的膨胀系数;
将密封片和包裹片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定义为始端、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定义为终端,密封片和包裹片相对设置,密封片和包裹片上的腰型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密封片宽度方向上一端超出包裹片、形成密封端,将密封片上的密封端定义为顶部、另一端定义为底部,密封片的密封端设有自顶部起的应力分割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四川辉胜至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四川辉胜至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水线底油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