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土壤改良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8095.X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德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德申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2C19/16;B02C23/16;B02C23/14;B02C1/00;A01B77/00;A01B4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张玉花 |
地址: | 324002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土壤改良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污染土壤改良修复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污染土壤改良修复装置,该污染土壤改良修复装置包括移动架(1)、万向轮(2)、支撑架(3)、安装底板(4)、牵引座(5)、输送机构(6)和粉碎机构(7),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污染土壤改良修复装置对污染土壤改良修复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旋耕松土:通过现有旋耕机械对待修复处理的土地进行松土处理,之后,将现有移动设备与牵引座(5)之间进行连接,进一步通过安装底板(4)实现对装置的整体连接固定;
S2、挖掘输送:通过现有移动设备拉动移动架(1)进行移动,进一步带动装置进行整体移动,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输送机构(6)将土壤进行铲起,进一步将土壤输送到粉碎机构(7)内;
S3、破碎筛分:步骤S2进行的过程中,通过粉碎机构(7)将输送到位的大块土壤进行振动破碎处理,并使破碎后的土壤重新下落到地面上;
S4、修复静置:步骤S3进行的过程中,通过人工同步向粉碎机构(7)中投入土壤修复液,通过粉碎机构(7)的振动使修复液与破碎后的土壤进行混合,之后,使土壤进行自然静置修复;
所述移动架(1)下端面四周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2),移动架(1)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上端安装有安装底板(4),安装底板(4)的前侧安装有输送机构(6),安装底板(4)的后侧安装有粉碎机构(7),安装底板(4)的两端端部均安装有牵引座(5);
所述的粉碎机构(7)包括落料槽口(7a)、定位滑杆(7b)、振动框(7c)、振动弹簧(7d)、振动电机(7e)、配重块(7f)、偏心轮(7g)、筛分框(7h)、筛分弹簧(7j)、筛分架(7k)、筛分网(7n)和粉碎单元(7m),安装底板(4)的后侧开设有落料槽口(7a),安装底板(4)上对称安装有定位滑杆(7b),且定位滑杆(7b)位于落料槽口(7a)的两侧,定位滑杆(7b)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振动框(7c),振动框(7c)的两侧下端与安装底板(4)之间均匀设置有振动弹簧(7d),振动框(7c)的两侧侧壁通过电机座对称安装有振动电机(7e),振动电机(7e)上靠近输出轴的一端安装有配重块(7f),振动电机(7e)的输出轴通过花键安装有偏心轮(7g),且偏心轮(7g)位于配重块(7f)的外侧,振动框(7c)的上端面四周均匀设置有筛分弹簧(7j),筛分弹簧(7j)的上端安装有筛分框(7h),筛分框(7h)的内壁中部安装有筛分架(7k),筛分框(7h)的内壁下端上下对称安装有筛分网(7n),筛分框(7h)的内壁上端安装有粉碎单元(7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改良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6)包括输送槽口(6a)、推土转板(6b)、推土转轴(6c)、升降架(6d)、支撑杆(6e)、支撑弹簧(6f)、输送转轴(6g)、输送带(6h)、输送电机(6j)、导向转轴(6k)和固定杆(6m),安装底板(4)的前侧开设有输送槽口(6a),输送槽口(6a)的侧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推土转轴(6c),推土转轴(6c)的中部通过花键安装有推土转板(6b),安装底板(4)的上端面中部均匀安装有固定杆(6m),固定杆(6m)的上端安装有升降架(6d),升降架(6d)的下端位于输送槽口(6a)内且升降架(6d)的下端两侧均与支撑架(3)相连接,升降架(6d)内通过轴承均匀安装有输送转轴(6g),输送转轴(6g)之间套设有输送带(6h),升降架(6d)的上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输送电机(6j),输送电机(6j)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输送转轴(6g)相连接,升降架(6d)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多组导向转轴(6k),导向转轴(6k)均匀安装在升降架(6d)的上下两端且同组中的导向转轴(6k)分别位于升降架(6d)的左右两侧,导向转轴(6k)均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抵靠在输送带(6h)的侧壁上,升降架(6d)的下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杆(6e),支撑杆(6e)位于推土转板(6b)的下方且支撑杆(6e)抵靠在推土转板(6b)上,支撑杆(6e)上套设有支撑弹簧(6f),且支撑弹簧(6f)的两端分别与推土转板(6b)和升降架(6d)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德申,未经姜德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0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发电机油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中药小包装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