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机接入响应的发送、接收和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8036.2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7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勇;是元吉;宋那;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70 | 分类号: | H04L47/70;H04W74/0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韩凤颖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机 接入 响应 发送 接收 传输 方法 | ||
1.一种随机接入响应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基站同一PRACH时频资源上接收到的多个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是用户设备根据请求接入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的;所述基站接收到的前导序列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前导序列的用户设备的数量;
将每个所述前导序列对应的RAPID值分别与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连接,生成多个一次响应信息段;多个所述一次响应信息段的长度均相同;
根据所述RAPID值将多个所述一次响应信息段进行升序排列,并将升序排列后的多个所述一次响应信息段连接生成随机接入响应;
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分别发送给所述基站覆盖的多个用户设备进行响应判断;所述响应判断包括利用二分查找法,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设备自身发送的前导序列对应的RAPID值,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是否响应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每个所述前导序列对应的RAPID值分别与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连接,生成多个一次响应信息段之后,还包括:
当多个所述用户设备同时向所述基站发送同一前导序列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前导序列对应的一次响应信息段进行标记,得到带有标记的一次响应信息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分别发送给所述基站覆盖的多个用户设备进行响应判断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PUSCH接收包含竞争解决标识的上行数据,将包含所述竞争解决标识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用户设备;所述基站仅接收同一PUSCH对应的多个所述包含竞争解决标识的上行数据中的一个;所述包含竞争解决标识的上行数据是所述用户设备在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自身发送的前导序列对应的RAPID值且所述用户设备自身发送的前导序列对应的一次响应信息段为带有标记的一次响应信息段时,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不同用户设备的竞争解决标识均不同。
4.一种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请求接入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基站发送前导序列后,获取随机接入响应;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是基站将同一PRACH时频资源上多个所述前导序列对应的RAPID值分别与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连接,生成多个一次响应信息段,并根据所述RAPID值将多个所述一次响应信息段进行升序排列,然后并将升序排列后的多个所述一次响应信息段进行连接生成的;多个所述一次响应信息段的长度均相同;所述基站接收到的前导序列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前导序列的用户设备的数量;
利用二分查找法,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设备自身发送的前导序列对应的RAPID值,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是否响应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设备自身发送的前导序列对应的RAPID值,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是否响应成功,具体包括:
若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自身发送的前导序列对应的RAPID值,则判断所述用户设备自身发送的前导序列对应的一次响应信息段是否为带有标记的一次响应信息段,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将包含竞争解决标识的上行数据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调度信息通过PUSCH信道发送给所述基站;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响应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包含竞争解决标识的上行数据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调度信息通过PUSCH信道发送给所述基站之后,还包括:
获取包含竞争解决标识的下行数据;所述包含竞争解决标识的下行数据是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包含竞争解决标识的上行数据生成的;
根据包含竞争解决标识的下行数据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设备自身发送的竞争解决标识,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是否响应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0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