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着色剂废水处理剂和着色剂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7737.4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奎;沈耀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着色 废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着色探伤废水的处理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成:过氧化物2~4份,可溶性二价铁盐0.2~0.4份,铝盐0.8~3份;所述过氧化物选自过过氧化镁、过氧化锌、过氧化钙、过氧化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所述可溶性二价铁盐为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硝酸亚铁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铝盐为氯化铝或硫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利用过氧化物与水反应产生的·OH与二价铁盐形成芬顿体系,去除着色探伤废水中的COD,本发明提供的着色探伤废水的处理剂,组分中过氧化物与二价铁盐、铝盐都是固体,便于储存,成本低。本发明还公开利用酸洗废水处理着色剂废水的方法,利用金属工件在检验和维修过程中产生的酸洗废水,以废治废,降低治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着色剂废水处理剂和着色剂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零件和设备上或内部存在着缺陷或裂缝时,会影响其使用寿命,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无损检验,着色渗透探伤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检测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毛细现象使渗透液渗入缺陷,经清洗使表面渗透液去除,而缺陷中的渗透残留,在利用显像剂的毛细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留的渗透液而达到检验缺陷的目的,其基本操作流程为:将红色渗透剂涂覆在金属零件或设备被检表面,如果存在缺陷,在毛细作用下红色渗透剂渗入缺陷中,然后去除被检表面上多余的红色渗透剂,再涂上一层显像剂,缺陷中渗透剂便被吸出,形成放大了的缺陷图像,在白光灯下观察缺陷显像。使用本方法对金属零件和设备进行检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并且产生的废液中由于含有红色渗透剂和显像剂,因此其呈显红色,浊度高,并且含有大量有机物,化学需氧量 (以下简称COD)在2000mg/L左右,该废水可生化性低,缺少氮磷等营养元素,使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时,出水COD 较高,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着色探伤废水的处理剂,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着色探伤废水的处理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成:
过氧化物2~4份,
可溶性二价铁盐0.2~0.4份,
铝盐0.8~3份;
所述过氧化物选自过过氧化镁、过氧化锌、过氧化钙、过氧化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所述可溶性二价铁盐为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硝酸亚铁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铝盐为氯化铝或硫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着色探伤废水的处理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成:过氧化物2.5~3.5份,可溶性二价铁盐0.2~0.3份,铝盐0.8~2.0份。
进一步的,所述过氧化物的粒径在45目以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的着色探伤废水的处理剂处理着色剂废水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向着色剂废水中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探伤废水的处理剂,搅拌30~60min,再静置1.0-5.0h,
步骤二、固液分离,得到液体A;
步骤三、向所述液体A中加入稀酸,调节体系pH至中性,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之前还包括预处理步骤:对着色探伤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
进一步的,臭氧氧化处理的时间是1-2.5小时,臭氧投量为550-570g/m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利用酸洗废水处理着色剂废水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向着色剂废水中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探伤废水的处理剂;搅拌1-2h,再静置2-4h,得到液体B;
步骤二、向所述液体B中加入酸洗废水,搅拌2-2.5h,再静置2-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