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泛洪约束和多度量函数的移动自组网路由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7733.6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0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筱翔;覃荣华;甘述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40/02 | 分类号: | H04W40/02;H04L45/247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钱文斌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约束 度量 函数 移动 组网 路由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泛洪约束和多度量函数的移动自组网路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源节点生成RREQ报文,并基于泛洪约束机制更新RREQ报文,将更新后的RREQ报文传输至目的节点;具体包括:
步骤(11):将所述源节点作为发送节点,所述发送节点基于泛洪约束机制更新RREQ报文并广播给邻居节点;所述泛洪约束机制包括泛洪有效角度和泛洪有效半径;
步骤(12):将接收到更新后RREQ报文的邻居节点作为接收节点,所述接收节点判断自身是否为目的节点,若是,则转入所述步骤(2);若不是,则接收节点根据更新后的RREQ报文中的泛洪有效角度和泛洪有效半径判断是否丢弃更新后的RREQ报文,若不丢弃更新后的RREQ报文,则将更新后的RREQ报文进行修改后转发,直至传输至目的节点;
步骤(2):所述源节点根据收到的RREP报文确定多条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有效路由;所述RREP报文为目的节点根据收到最终更新后的RREQ报文后生成并回传至源节点的报文;
步骤(3):源节点通过构建第一路由度量函数从所述有效路由中选择主传输路由,通过构建第二路由度量函数从所述有效路由中选择备份传输路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泛洪约束和多度量函数的移动自组网路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泛洪有效角度的公式为:其中,ε为发送节点i与目的节点d所在直线与x轴夹角且D为发送节点i与目的节点d之间距离且(xi,yi)为发送节点i位置坐标,(xd,yd)为目的节点d位置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泛洪约束和多度量函数的移动自组网路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泛洪有效半径的公式为:
其中,R为网络中所有节点的通信范围半径,γ为泛洪半径衰减系数且θi为发送节点i的移动方向角度,vi为发送节点i移动速度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泛洪约束和多度量函数的移动自组网路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接收节点根据更新后的RREQ报文中的泛洪有效角度和泛洪有效半径判断是否丢弃更新后的RREQ报文,若不丢弃更新后的RREQ报文,则将更新后的RREQ报文进行修改后转发,具体为:
若则接收节点j丢弃RREQ报文,不进行更新转发;
若且dij≤R,则接收节点j修改更新后的RREQ报文并转发;
若但dij≤γR,则接收节点j修改更新后的RREQ报文并转发;
若但且dij>γR,则接收节点j丢弃RREQ报文,不进行更新转发;
其中,δij为接收节点j与发送节点i之间角度且dij为接收节点j与发送节点i之间距离且(xj,yj)为接收节点j的坐标,(xi,yi)为发送节点i的坐标,为泛洪有效角度,R为网络中所有节点的通信范围半径,θi为发送节点i的移动方向角度,γ为泛洪半径衰减系数且vi为发送节点i移动速度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7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