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智能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7139.7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周雅;焦晓波;李慧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E04H6/42;E01F13/08;G06V40/18;G06V20/59;G06V20/00;G07C9/25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孙妮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式识别 技术 智能 停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智能停车装置,包括:第一模式识别器,设置于栅栏道闸机上,且所述第一模式识别器至少包括虹膜识别模块、第一车牌识别模块以及车内图像识别模块;车库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库和至少一个第二停车库,且所述第一停车库和第二停车库的结构相同,均至少包括上层载车组件和下层载车组件,且所述第一停车库中的上层载车组件和下层载车组件的长度、宽度均大于第二停车库中的上层载车组件和下层载车组件的长度、宽度;以及第二模式识别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停车库和第二停车库上,且所述第二模式识别器至少包括第二车牌识别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智能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较多公共场所采用双层升降式停车车库,从而能够提高车库的停车数量,但是现有的停车车库中载车板体长度、宽度均相同,从而造成:当停入长度宽度较小的车辆时,载车板体两侧留有较多的空间,而当停入长度宽度较大的车辆时,载车板体两侧则几乎不留有空间,这样提升了停车难度,并且,无论哪种情况,当副驾驶有乘客时,则会产生在停车后,不方便下车的情况,或者需借助旁侧的载车板体进行踩踏下车,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智能停车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升降式停车车库利用率低、安全性和舒适度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智能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式识别器,设置于栅栏道闸机上,且所述第一模式识别器至少包括虹膜识别模块、第一车牌识别模块以及车内图像识别模块;
车库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库和至少一个第二停车库,且所述第一停车库和第二停车库的结构相同,均至少包括上层载车组件和下层载车组件,且所述第一停车库中的上层载车组件和下层载车组件的长度、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停车库中的上层载车组件和下层载车组件的长度、宽度;以及
第二模式识别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停车库和第二停车库上,且所述第二模式识别器至少包括第二车牌识别模块;
且,所述第一模块识别器、车库系统以及第二模式识别器均由控制中心进行统一控制。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中心还包括汽车数据库模块和汽车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汽车数据库模块用于保存车辆用户的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至少括用户姓名、虹膜信息、家庭住址、手机号码、车牌号码、车辆型号的信息;
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用于唯一确认当前用户身份;
所述第一车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辆的车牌信息;
所述汽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匹配对比车辆用户虹膜与当前用户虹膜的信息、匹配对比车辆用户车牌与当前车辆车牌的信息。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中心能够根据虹膜识别模块所识别的用户信息中包含的车辆型号为其提供停车指引;所述停车指引由语音系统进行播报,所述语音系统设置于所述栅栏道闸机1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车内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副驾驶是否有乘客。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停车库包括:
安装架;
上层载车组件,被配置为三个,且采用升降链条可升降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下层载车组件,被配置为两个,且滑动设置于滑动轨道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上层载车组件和下层载车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载车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