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编织结构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6930.6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俊;许德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2;H01B1/02;H01B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编织 结构 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钢丝编织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从外到内,分别包括外护层、隔氧层、钢丝编织层、内垫层和中心导体;
所述外护层由丁苯橡胶、硅橡胶、白炭黑、硼酸锌、过氧化二异丙苯和二苯胺混合挤出制得;
所述隔氧层由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云母粉、硼酸锌和相容改性剂混合挤出后,辐照交联制得;
所述钢丝编织层为直径6.5mm的镀锌钢丝编织成的菱形网状结构;
所述内垫层由三元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玄武岩纤维、碳纤维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双十八酯混合挤出制得;
所述中心导体为绞合铜导体,其由3-5根直径为1.8-2.5mm的软铜导体绞合组成;
所述隔氧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聚四氟乙烯40-60份、玻璃纤维12-18份、云母粉3-8份、硼酸锌2-3份和相容改性剂40-48份;
所述相容改性剂由质量比1-3:3-5:2-4:12-20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硬脂酸钠、磷酸氢二钠和水复配而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编织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丁苯橡胶35-55份、硅橡胶20-30份、白炭黑18-25份、硼酸锌2-3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3份、二苯胺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编织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三元乙丙橡胶30-50份、聚氯乙烯20-30份、玄武岩纤维10-15份、碳纤维8-12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双十八酯2-3份。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丝编织结构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计,称取丁苯橡胶35-55份、硅橡胶20-30份、白炭黑18-25份、硼酸锌2-3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3份、二苯胺2-4份,将上述原料依次加入到密炼机中,控制密炼温度为122-135℃,密炼机转速为20-40r/min,低速混合3-8min后,挤出获得厚度为2-3mm的外护层;
S2、按重量份计,称取聚四氟乙烯40-60份、玻璃纤维12-18份、云母粉3-8份、硼酸锌2-3份和相容改性剂40-48份,将相容改性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于70-90℃的温度下,于搅拌处理2-5min,依次加入玻璃纤维、云母粉和硼酸锌,搅拌混合10-18min后,加入聚四氟乙烯混合均匀,挤出成型后进行辐照交联处理,得厚度为0.5-1mm的隔氧层;
S3、按重量份计,称取三元乙丙橡胶30-50份、聚氯乙烯20-30份、玄武岩纤维10-15份、碳纤维8-12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双十八酯2-3份,将上述原料依次加入到密炼机中,控制密炼温度为108-113℃,混合密炼5-10min后,挤出获得厚度为1-1.2mm的内垫层;
S4、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将中心导体、内垫层、钢丝编织层、隔氧层和外护层依次套接设置,制得所需的钢丝编织结构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69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二氧化碳溶解度的气泡水机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