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系统用工业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6909.6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5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风光;吴昊;宋悦;薛雷;赵文花;高扬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睢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4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张凤姣 |
地址: | 4769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系统 用工 插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用工业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接线端板,所述接线端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绝缘段,所述接线端板的一侧活动链接有压线轴,所述插座外壳位于压线轴两端的位置开设有内移动槽,所述压线轴的两段固定连接有压线皮圈,所述插座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导线,所述电导线靠近导电段的正面和背面活动连接有外壳线夹,所述外壳线夹的两端开设有螺钉孔。本发明通过压线轴与压线皮圈的配合,来实现电导线的快速接线,将缠绕有电导线的压线轴紧贴在接线端板上,从而实现安装接线的快速操作,避免了接线端子处旋紧螺钉的繁杂步骤,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系统用工业插座。
背景技术
工业插座是一种用于将用电设备接通电路的辅助装置,适用于需要频繁连接和断开的供电应用,其在工业生产、仪器仪表电连接和电子设备电连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工业插座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往往伴随有各种户内或户外等不确定的意外因素的存在,从而使导线容易从插座中脱落,目前的工业插座的接线端子多采用接线螺纹钉进行螺纹方式固定,组装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人为安装失误;由于工业插座使用环境的复杂与特殊,在使用过程中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连接会因振动、碰撞以及电缆线的拉扯等因素产生松动,造成插头与插座壳体的端面很难完全贴合,形成接触不良和进水等危险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工业插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用工业插座,具备接线安装方便、插头连接紧固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插座组装效率低下和恶劣环境下插头与插座松动造成接触不良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系统用工业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接线端板,所述接线端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绝缘段,所述接线端板的一侧活动链接有压线轴,所述插座外壳位于压线轴两端的位置开设有内移动槽,所述压线轴的两段固定连接有压线皮圈,所述插座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导线,所述电导线靠近导电段的正面和背面活动连接有外壳线夹,所述外壳线夹的两端开设有螺钉孔,所述接线端板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插孔块,所述插孔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自锁弹簧,所述插孔块的内部开设有插孔,且在插孔内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插孔端子,所述插座外壳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的两侧设置有突起的卡轴,所述插头外壳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插针,所述插座外壳外部的两侧开设有外壳导轨,所述外壳导轨的一端连接有自锁卡槽。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板为圆盘状,所述压线轴为柱状,所述接线端板与压线轴的中间均连接有绝缘段,且绝缘段将其分隔为两段独立的个体。
优选的,所述压线皮圈由弹性材料制作,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周长与所述接线端板和压线轴的半周以及两倍接线端板和压线轴的径心距之和一致。
优选的,所述外壳线夹扣合后的线口直径小于电导线的绝缘胶直径。
优选的,所述插孔块的外径与插座外壳的内径一致,可沿插座外壳的中心轴线左右移动和旋转。
优选的,所述外壳导轨与自锁卡槽的宽度与插头外壳两侧卡轴的直径一致,所述自锁卡槽位于外壳导轨的一端呈L型,且在L型的末端与插座外壳内部的内移动槽相连。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压线轴与压线皮圈的配合,来实现电导线的快速接线,将缠绕有电导线的压线轴紧贴在接线端板上,从而实现安装接线的快速操作,避免了接线端子处旋紧螺钉的繁杂步骤,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2、本发明通过在插座外壳处开设自锁卡槽,并通过插入插头时压缩自锁弹簧,并将其旋转至自锁卡槽内,利用自锁弹簧的回复来使卡轴在自锁卡槽内进行自锁,从而避免插座在恶劣环境下因振动、碰撞或拉扯等因素产生松动或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了插座使用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睢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睢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6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