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降解含多元酚废水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6323.X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肖玉岭;窦志群;姜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飞源化工有限公司;济南正光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63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降解 多元 废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协同降解含多元酚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池、废水输送泵、过滤器、微孔过滤器、双氧水计量罐、双氧水计量泵、氧气瓶、氧气计量装置、臭氧发生器、微混合器、微波无极紫外UV光解废水净化器、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多相流泵、高铁酸钾溶液计量罐、高铁酸钾溶液计量泵、微反应器、空压机、中间水池Ⅰ、中间水池Ⅰ提升泵、生化处理系统;
所述的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内设置有进水管通道;
所述的微波无极紫外UV光解废水净化器上端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空压机连接,出气口与多相流泵连接,出气口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与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内的进水管通道连接,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内的进水管通道与多相流泵连接;
所述的废水池通过废水输送泵依次与过滤器和微孔过滤器连接;
所述的微混合器一端分别与微孔过滤器、连接有双氧水计量罐的双氧水计量泵、依次连接有氧气计量装置和氧气瓶的臭氧发生器连接,另一端和微波无极紫外UV光解废水净化器连接;
所述的微反应器下端分别与多相流泵、连接有高铁酸钾溶液计量罐的高铁酸钾溶液计量泵连接,上端与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的下端连接;
所述的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上端设置的出水口与中间水池Ⅰ连接,中间水池Ⅰ经中间水池Ⅰ提升泵与生化处理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依次为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提升泵、EGSB厌氧池、缺氧池A、好氧池O、二沉池、中间水池Ⅱ、中间水池Ⅱ提升泵、无阀滤池、中间水池Ⅲ、陶瓷微孔过滤器、陶瓷微孔过滤器提升泵、回用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无极紫外UV光解废水净化器设置有紫外灯电源、微波发生器、微波无极紫外灯,微波无极紫外灯产生波长254nm和185nm的紫外光;所述的过滤器为气动自清洗过滤器;所述的微混合器为三通道微混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孔径为30μm,微孔过滤器的孔径为0.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内填充负载有稀土纳米臭氧催化剂的填料。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协同降解含多元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多元酚的废水排入废水池,通过沉降方法使部分悬浮物颗粒沉淀下来,然后通过废水输送泵将废水运送至过滤器中进行初步过滤,后经微孔过滤器进行再次过滤,再次过滤后的废水进入微混合器,并与通过双氧水计量泵泵入的源于双氧水计量罐中的双氧水、通过臭氧发生器将源于氧气瓶中的氧气转化成的臭氧在三通道微混合器中进行充分混合;
(2)步骤(1)三通道微混合器中废水、双氧水和臭氧的混合物进入微波无极紫外UV光解废水净化器中,同时给微波无极紫外灯降温用的压缩空气及所产生的臭氧也一并进入微波无极紫外UV光解废水净化器中,进行UV光解协同微波、双氧水、臭氧对废水中的COD进行超级氧化;
(3)步骤(2)中超级氧化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微波无极紫外UV光解废水净化器的出水口溢流到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进水管道中,并通过该进水管道进入多相流泵中,微波无极紫外UV光解废水净化器含有的未反应气体也通过微波无极紫外UV光解废水净化器上端的出气口进入多相流泵中,共同进入微反应器中;同时高铁酸钾溶液计量罐中的高铁酸钾通过高铁酸钾溶液计量泵也进入到微反应器中,进一步氧化含多元酚废水中酚类物质,经微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从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下端口进入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中,经连续式超级氧化二级反应器上端出水口溢流进入中间水池Ⅰ,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继续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飞源化工有限公司;济南正光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飞源化工有限公司;济南正光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63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