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力混合机的清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6039.2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明;宁江波;邓学求;田万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191 | 分类号: | B01F27/191;B01F27/70;B01F35/213;B01F35/11;B01F35/10;B01F35/22;B01F10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力 混合 清理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强力混合机的清理方法及系统,清理系统包括:导流装置、微波发射装置和粘料监控装置;强力混合机包括筒体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旋转轴和犁头组件;旋转轴设置在筒体内部,犁头组件设置在旋转轴的侧壁上;旋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凹槽,犁头组件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导流装置包括管道和透水部件,透水部件套设在转子组件的外部;管道设置在旋转轴内部,管道的一端与供水装置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连通;微波发射装置设置在筒体内部,用于发射微波到转子组件的表面;粘料监控装置设置在筒体内。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微波和水相作用的原理,解决强力混合机中粘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强力混合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强力混合机的清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烧结球团领域,混合工序将一定配比的铁精矿、返矿、燃料、石灰石等添加剂混合均匀,混合料用于后序制粒和烧结环节,因此物料的均匀混合对钢铁冶炼整个过程均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各烧结球团厂常采用圆筒混合机充当一混和二混,圆筒混合机具有结构简单、处理量大等优点。
随着全球范围内富块矿和粉矿的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细铁精矿和超细铁精矿消耗的比例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由于烧结细粉的水亲和力较差,在传统圆筒混合中很难使得水分均匀的分散,而水的均匀分散对于制粒效果非常关键。强力混合机的使用在大量细铁精粉原料情况下获得优良的均匀性,使细矿用于烧结工艺成为可能,而且生产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能够获得完全均匀的烧结原料,提高了工艺水平,在节能减排,减少原料消耗。
但强力混合机存在旋转轴及犁头等粘料的问题,导致强力混合机混合效率持续降低,严重者导致强力混合机停机。相关技术中,在强力混合机旋转轴及犁头开设高压空气孔,利用高压空气对混合料进行吹扫,避免对旋转轴及犁头的粘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料粘接,但是存在以下问题:高压空气需持续吹扫,否则一旦粘接,高压空气将无法对清理,因此消耗大量能源;由于旋转轴及犁头均需做耐磨处理,开设高压空气孔制造难度非常大,同时孔间距大,这无孔的位置会粘接,孔间距小,制造难度和成本非常高,同时对强度也存在影响;对于犁头等关键搅拌部件,由于搅拌力非常大,依然存在物料粘接于犁头的状况,影响强力混合机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力混合机的清理方法及系统,以避免强力混合机粘料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强力混合机的清理系统,所述清理系统包括:导流装置、微波发射装置和粘料监控装置;
所述强力混合机包括筒体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旋转轴和犁头组件;所述旋转轴设置在筒体内部,所述犁头组件设置在旋转轴的侧壁上;所述旋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犁头组件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
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管道和透水部件,所述透水部件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外部;所述管道设置在旋转轴内部,所述管道的一端与供水装置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所述微波发射装置设置在筒体内部,用于发射微波到转子组件的表面;所述粘料监控装置设置在筒体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犁头组件包括犁头基座、犁臂和犁头,所述犁头基座通过犁臂与犁头连接;
所述微波发射装置包括第一微波发射组件和第二微波发射组件;
所述第一微波发射组件包括第一微波发射器、第一支座、驱动部件和第一铰链;所述第一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犁头基座内,所述第一微波发射器通过第一铰链与第一支座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支座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犁头基座的内壁连接,所述犁头基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发射口,两个发射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微波发射器的微波通过发射口发射到转子组件的表面;
所述第二微波发射组件包括第二微波发射器、第二支座和第二铰链;所述第二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筒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微波发射器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第二支座连接,所述第二支座还与所述筒体的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6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