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冷却加湿装置、方法及湿空气透平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4335.9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震;张君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25/12 | 分类号: | F01D25/12;F01D2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冷却 加湿 装置 方法 湿空气 透平 循环系统 | ||
1.一种空气冷却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在所述壳体内设有N根通气管;其特征在于:
N根通气管水平设置;N根通气管的左端口通过第一管板连接在一起,右端口通过第二管板连接在一起,通气管的上方设有布液器,布液器的上方设有除雾器;第一管板与壳体内壁相对接之间形成第一区域,第二管板与壳体之间相对接形成第二区域,所述进气口设置在第一区域的外壁面上,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壳体内以S形路径在第一区域、通气管以及第二区域之间流动从第二区域或第一区域的底部流出,且顺着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向上流动;第一区域内在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水平板,第一水平板分别与壳体的内壁及第一管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区域内在该高度方向也设有多个第二水平板,第二水平板分别与壳体的内壁及第二管板密封连接,第一水平板与第二水平板不在同一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顶部设有顶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根通气管分成M排,第一水平板与第二水平板之间通气管的排数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的两侧均通过隔板相连接,第一管板、第二管板以及隔板之间形成第三区域,通气管设置在第三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形,第一管板、第二管板以及隔板形成矩形壳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底部设有补水口和出水口,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
7.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加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高温的气体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口进入壳体内的第一区域内,然后在第一区域、通气管以及第二区域之间以S形路线流动,且最终从第二区域或者第一区域的底部流出实现气体冷却过程;
冷却后的气体再顺着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空间向上流动,此时布液器喷水实现湿化过程,当湿化到饱和湿度,被除雾器除去多余水雾后从壳体上出气口排出。
8.一种湿空气透平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加湿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湿空气透平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水泵、省煤器、回热器、燃烧室、透平;其中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气口与回热器的进气口相连通,回热器的第一出气口连接燃烧室的进气口,燃烧室的出气口与透平的进气口相连接,透平出气口与回热器第二进气口相连接,回热器的第二出气口与省煤器相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壳体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省煤器与壳体的布液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43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合成香精油设备及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