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动挡烟垂壁的中庭地铁站火灾排烟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3684.9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史聪灵;丁伟;侯正波;刘国林;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C2/18 | 分类号: | A62C2/18;A62C2/24;F24F7/007;F24F11/34;F24F11/64;F24F11/72;F24F11/88;F24F12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绘聚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动 挡烟垂壁 中庭 地铁 火灾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动挡烟垂壁的中庭地铁站火灾排烟系统及方法。所述排烟系统,包括站台层和站厅层,所述站台层位于地下,站厅层位于地上,在站台层公共区和站厅层公共区的中部具有贯通的中庭区域,所述站厅层公共区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在所述中庭区域的顶部,具有中庭排烟口,在中庭区域的外部,站厅层公共区的顶部设置有可伸缩的电动挡烟垂壁;在所述站台层公共区的顶部还设有送风口。所述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的状况,选择性的开启站厅层公共区和站台层公共区的排风口、送风口、挡烟垂壁,与中庭的排烟口紧密配合,从而达到优化排烟效果,为站内人员提供更好的疏散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灾通风排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动挡烟垂壁的中庭地铁站火灾排烟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地铁车站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地铁车站公共区发生火灾,且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火灾烟气、控制火势,则极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尤其是对于半地下地铁车站中庭处发生火灾时,站台公共区内的人员的疏散难度更大、有毒有害烟气排出组织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的地铁地下车站工程均设计有通风排烟系统,以用于及时有效排出车站火灾烟气,尽可能减少火灾烟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半地下地铁车站的公共区通风排烟系统,大多设置在非中庭区域,缺乏对于中庭区域发生火灾的针对性应对措施,而且很难避免中庭区域火灾烟气扩散至站台或站厅公共区,进而为人员疏散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在设置中庭区域的排烟口时,对于整个地铁站的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大的影响,首先,需要考虑烟气从中庭排烟口优先排出,充分利用中庭排烟口的位置优势快速排出烟气,并防止烟气向站厅层蔓延;其次,当烟气较大时,需要考虑发挥站厅层排烟口的作用辅助排烟;另外,由于中庭的区域较大,且贯穿站台层公共区和站厅层公共区,排烟压力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保证,需要考虑增加送风口以增加排烟压力,送风口与现有的排烟口、中庭排烟口的配合形成合理的排烟策略也是需要考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动挡烟垂壁的中庭地铁站火灾排烟系统,能够更好的应对中庭区域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控制,及时有效的排出中庭区域内的火灾烟气,为站内人员提供更好的疏散条件。
所述排烟系统包括站台层和站厅层,所述站台层位于地下,站厅层位于地上,在站台层公共区和站厅层公共区的中部具有贯通的中庭区域,所述站厅层公共区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在所述中庭区域的顶部,具有中庭排烟口,在中庭区域的外部,站厅层公共区的顶部设置有可伸缩的电动挡烟垂壁;在所述站台层公共区的顶部还设有送风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在中庭顶部区域设置排烟口,有利于中庭底部火灾发生时烟气的直接排出;另外,通过在站厅层公共区设置可伸缩的电动挡烟垂壁,当中庭区域发生火灾时,挡烟垂壁伸出能够延缓烟气向站厅层公共区蔓延,保证了站厅层公共区人员的安全;当烟气较大时,收回挡烟垂壁,又能够充分利用站厅层公共区的排烟口加速烟气的排出;同时在传统的排烟系统的技术上在站厅层公共区和站台层公共区设置送风口,不仅有利于中庭区域正压的形成,而且能够为处于该区域的人员提供新鲜的氧气,为安全疏散提供有利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火灾检测装置和人员检测装置,所述火灾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中庭区域是否发生火灾,所述人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站台层公共区、站厅层公共区的人员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挡烟垂壁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挡烟垂壁从站厅顶部往下伸出,即处于打开状态;以及驱动挡烟垂壁从站厅顶部收缩回预定位置,即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烟气检测装置,所述烟气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站厅层公共区顶部是否有烟气,从而判断是否有烟气从中庭挡烟垂壁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6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具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烟机平带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