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粘物料搅拌装置及含其的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3377.0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1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峰;丁群;于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邹玲 |
地址: | 2016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搅拌 装置 反应 | ||
本发明公开了高粘物料搅拌装置及含其的反应釜,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与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和第三搅拌桨;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为轴向流搅拌桨,第三搅拌桨为径向流搅拌桨;第三搅拌桨的底部桨叶的弧度和反应釜的釜底封头的弧度相同;第三搅拌桨的底部桨叶距离反应釜的釜底的距离不超过15cm;第三搅拌桨的侧面桨叶距离反应釜的釜壁的距离不超过15cm。本发明的搅拌装置采用轴向流搅拌桨与径向流搅拌桨组合,可形成完整的循环流,对高粘稠度的物料能够充分搅拌;在使用时,不会发生积料,并且可最大程度地减少釜内死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物料搅拌装置及含其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的常用设备,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可以使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料在彼此之中互相分散,从而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同时也加速了传热和传质过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高粘物质或高低粘物质之间的混合,一直是个难题。现阶段通常的解决方法是,采用螺带或框式搅拌结构对物料进行搅拌,以加快物质传递和反应进程。但单一的螺带搅拌器结构剪切强度不高,导致返混能力不足,难以进行深度搅拌,使得反应时间较长。框式搅拌器结构径向的剪切作用较大,但轴向的混合能力不足,且为了避免釜体内有效容积降低,一般设计在釜内底部,导致釜内中上部物料混合不充分。
针对上述问题,CN204503067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粘稠度物料的反应釜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为三级搅拌桨,同时包括扇形搅拌叶片、浆式搅拌叶片和框式搅拌叶片,对高粘稠度的物料能够充分搅拌,便于物料间混合。但该搅拌桨的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并且在釜壁上安装下滑板虽然能增加釜体内上下部的挤压搅拌效果,但易造成死角,难清理。CN206519150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粘度反应体系的自动控制反应釜系统,该搅拌桨为外双螺带、内螺带及锚式相结合的搅拌桨,可使高粘度物料搅拌均匀。但螺带桨只适用于金属材质的反应釜,不适合搪玻璃材质的反应釜,对于搪玻璃反应釜无法使用;并且桨叶在釜内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温度计、粘度计等传感器只能安装在下封头的缺口,会增加釜内物料及夹套传热介质的泄漏风险。CN206853673U公开了一种高粘度物料的立式反应釜,其搅拌桨上设有搅拌叶片,同时在叶片上竖直地安装有四氟刮边片,可减少搅拌的死角和摩擦,但四氟不能长期在高温下使用,限制了其使用范围。CN203389553U公开了一种同轴心双轴双动搅拌装置,其搅拌装置包括同轴心上下位置安装的框式搅拌器和轴流式搅拌器,适合于高粘度物料体系或在工艺操作过程中粘度范围变化很宽的物料体系。但该搅拌装置在釜内占用空间大,无法在反应釜的釜盖上安装如温度计、粘度计等传感器;并且为了达到同轴心双轴双动的效果,框式搅拌桨采用了空心轴进行传动,当框式桨用于高粘物质的搅拌时,会对中心轴产生很大的扭矩,空心轴运行一段时间后极易发生变形、偏心,甚至会碰到釜壁,对釜体和电机造成损坏,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开发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物料、结构简单紧凑、搅拌无死角、清洗方便、且使用安全、制作方便的搅拌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搅拌装置无法充分混合高粘度物料、适用范围有限、制作工艺复杂、且不利于反应釜的空间利用等缺陷,提供了一种高粘物料搅拌装置及含其的反应釜。本发明的搅拌装置适用于高粘度物料、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方便、清洗方便、安全度高;在使用时,搅拌无死角,可实现高粘度物料的充分混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粘物料搅拌装置,其包括搅拌轴与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和第三搅拌桨;
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为轴向流搅拌桨,所述第三搅拌桨为径向流搅拌桨;
所述第三搅拌桨的底部桨叶的弧度和反应釜的釜底封头的弧度相同;
所述第三搅拌桨的底部桨叶距离所述反应釜的釜底的距离不超过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副仪表板本体残存粉料清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动力携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