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待机功耗可旋转唤醒的旋转编码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2825.5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3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54 | 分类号: | H01H19/54;H01H19/08;H01H19/10;H01H19/14;H01H19/03;H01H1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44395 | 代理人: | 刘海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待机 功耗 旋转 唤醒 编码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待机功耗可旋转唤醒的旋转编码器,属于旋转编码器领域,一种零待机功耗可旋转唤醒的旋转编码器,包括本体、后盖片、接触片、按压子、波动盘、定位弹片、卡圈、轴套、支架和轴心,所述波动盘呈向右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部位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波动盘的右侧表面围绕凸台设置均匀分布的接触盘齿,所述波动盘的右侧表面围绕凸台且位于接触盘齿的内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止转陷位槽,所述止转陷位槽的走向沿着波动盘的径向,所述定位弹片通过铆钉固定安装在轴套上。本发明通过改进现有编码器的部分设计,可以实现待机零功耗,实现了编码器在超低功耗场景下的应用可能性,不仅绿色环保,而且使用方便,提高用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编码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零待机功耗可旋转唤醒的旋转编码器。
背景技术
旋转编码器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机电元器件,常用于照明调光、电机调速、音量调节等。旋转编码器从原理上有机械(无源器件)、光电、电磁等不同种类。
此类编码器一般有A、B、COM端子,A、B端用作上拉输入,COM端(以下简称C端)接地,带按钮功能的还有D、E端子,现有的机械旋转编码器在停止旋转后,一般都会停留在“止动位”上;旋钮停在“止动位”上时,A、B端可能同时为高电平(实际处理悬空状态)、或同时为低电平(与C端连通)。从机械旋转编码器的应用场景上来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每次旋转的角度是随机的,所以止动时,A、B端同时为高电平、或同时为低电平的概率各占50%。
当此类编码器用于有低功耗要求的电子设备(如电池供电的电器),系统需要通过编码器唤醒CPU时,一般情况下CPU需要把A、B端配置为上拉输入(带上升沿/下降沿中断唤醒)且C端接地;这样在用户旋转编码器时,由于会产生高低电平,就会唤醒CPU进行处理;但当旋钮止动时,如果A、B端正好为低电平(与C端连通),而这时由于CPU上拉了A、B端,A-C和B-C就会存在相当大的上拉电流(一般都为mA级)。
而对于有低功耗,甚至超低功耗要求的电子设备而言,一般都要求系统在休眠状态下保持uA级,甚至nA级的待机功耗。mA级的待机功耗相当于目标要求的1000倍。即使是考虑止转时A、B端也有50%处于高电平的概率(此时上拉电流可认为是零),编码器的平均功耗也相当于目标要求的500倍。这显然是无法满足低功耗电子设备的使用要求的。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零待机功耗可旋转唤醒的旋转编码器,使得在任意情况下,当编码器止转时,A、B脚都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在待机时使A、B脚的上拉或下拉电流都为零,同时还可以通过旋转唤醒CPU。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零待机功耗可旋转唤醒的旋转编码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零待机功耗可旋转唤醒的旋转编码器,包括本体、后盖片、接触片、按压子、波动盘、定位弹片、卡圈、轴套、支架和轴心,所述波动盘呈向右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部位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波动盘的右侧表面围绕凸台设置均匀分布的接触盘齿,所述波动盘的右侧表面围绕凸台且位于接触盘齿的内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止转陷位槽,所述止转陷位槽的走向沿着波动盘的径向,所述定位弹片通过铆钉固定安装在轴套上,所述定位弹片的左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凸,所述定位弹片贴于波动盘的右表面安装并形成档位配合,所述波动盘随按压子转动,定位弹片上的定位凸每转换一个止转陷位槽,就转换一个档位,对应输出一个编码信号,所述接触片设置在波动盘的左侧;
所述本体包括端子和刷子,所述接触片与本体的刷子接触形成编码信号从本体的端子输出,所述波动盘上的接触盘齿和止转陷位槽的数量为该旋转编码器分辨率挡数的两倍,每个所述止转陷位槽的中心线与相接触盘齿之间的夹角为4.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智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