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干燥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2437.7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姜兴茂;石杨明;李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格勒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18;B01D1/20;B01D1/30;B01J19/12;B2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43041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气 微波 辅助 离心 喷雾干燥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塔体和输气组件(9);
所述干燥塔体上端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导风管(3)、中部设有微波导管(5)、下端设有载气出口(10);
导风管(3)上连通有热空气载气管(2)、上端设有进料口(1)、下端并位于干燥塔体内腔设有离心喷雾头(4);
其特征在于,
微波由外界微波磁控管发出并经过微波导管(5)分布均匀在干燥塔体内;
干燥塔体包括塔体外壳(7)和设置在塔体外壳(7)内部的塔体气壁(8);
塔体气壁(8)的内壁围成内腔,其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外壁与塔体外壳(7)之间形成夹层空间;
夹层空间通过多个上下布置的分隔片(13)相互密封隔开形成多个腔体;
所述输气组件(9)分别为多个腔体提供送风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组件(9)为多组,并以塔体外壳(7)的轴线圆周均匀布置;
每组输气组件(9)包括总输气口(9-1)和与多个腔体相应连通的分输气口,每个分输气口分别通过输气管与总输气口(9-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气组件(9)为两组;分隔片(13)为两个,并将夹层空间隔开为三个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分输气口上均设有压力显示计(11)和控制气体流量的控气阀门(12)。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0.01-10mm,相邻通气孔的间距为0.1-10mm,若干通气孔均匀布置、并且总面积占塔体气壁(8)的面积的1-70%。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导管(5)至少为两个并均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外壳(7)和塔体气壁(8)均采用的不锈钢、合金钢、特种钢或者树脂材料。
8.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定浓度的原料液均匀、连续输送至进料口(1)内,原料液经雾化喷头(4)离心成细化雾滴,并喷入至塔体气壁(8)的内腔内;
塔体气壁(8)放置在塔体外壳(7)内,并且其之间形成夹层空间,夹层空间通过多个上下布置的分隔片(13)相互密封隔开形成多个腔体;
调节热风风速和温度,将热风从上端进入塔体气壁(8)的内腔,热风与细化雾滴接触而对其受热蒸发,使其形成溶剂蒸汽和极小粒径的粉体颗粒,再从下端的载气出口输送到下一设备阶段;
并且微波从外界微波磁控管发出并经微波导管(5)均匀分布在干燥塔体,微波与雾化液滴充分接触,并在爆破液滴的同时提供不少于100-200℃的温度用于加热和干燥粉体颗粒;
b.当细化雾滴进入塔体气壁(8)的内腔时,开启输送组件(9)进行输气送风,调节多个腔体上相应的分输气口以控制风量;
气体先经过总输气口(9-1)从输气管、多个分输气口进入相应的腔体内、再从腔体经过塔体气壁(8)上的若干通气孔、径向吹入并在塔体气壁(8)的内侧形成一层气膜,阻挡进入内腔内的部分细化雾滴因惯性和气流粘壁在塔体气壁(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的热风采用温度为50-300℃、成分是空气、氢气、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气体;
与步骤(b)中的气体与步骤(a)中的热风的成分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外压吹气的微波辅助离心喷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热风风速为0.1-50m/s;
步骤(b)中径向吹入并在塔体气壁(8)的内侧气体的风速为0.001-1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格勒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格勒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4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