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213.6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丰;张维胜;李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04 | 分类号: | E02F3/04;E02F7/00;E02D17/04;F26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冯起芹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 层超宽深 基坑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工艺,包括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的上方设置有车体,所述车体的右侧轴承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右侧传动连接有收集夯实机构和挖掘机构,所述收集夯实机构包括有烘干组件和收集夯实组件,所述收集夯实组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翻斗,所述翻斗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烘干组件处于收集夯实组件的内侧,所述烘干组件包括有柔性膜,所述旋转轴贯穿柔性膜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外侧与柔性膜贴合,本发明,具有节约人工、缩短施工周期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软土深基坑挖土是基坑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对于土方工程量大的基坑,挖土施工技术不但关系到基坑工程施工的速度,同时关系到基坑支护结构的的安全承载,以及工程桩的安危,尤其是带有超深坑中坑的情况。
而现有的深基坑施工工艺,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深基坑施工工艺在分层挖掘时,一般都会预留10~20cm保护层人工开挖,并保护原土不受扰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工资也增长的很快,对于这种需要人工进行挖掘的施工工序,耗时长、成本高,不利于节约施工成本。因此,设计节约人工、缩短施工周期的一种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工艺,包括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的上方设置有车体,所述车体的右侧轴承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右侧传动连接有收集夯实机构和挖掘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集夯实机构包括有烘干组件和收集夯实组件,所述收集夯实组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翻斗,所述翻斗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组件处于收集夯实组件的内侧,所述烘干组件包括有柔性膜,所述旋转轴贯穿柔性膜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外侧与柔性膜贴合,所述摩擦片的下方与旋转轴通过弹簧固定安装在一起。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挖掘机构包括有挖掘壳体和收集槽,所述挖掘壳体与收集槽为固定连接,所述挖掘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锥齿,所述挖掘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钻头壳体,所述钻头壳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的左侧设置有活动轴,所述钻头的左侧与活动轴的右侧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挖掘壳体的右侧轴承连接有活动扇叶,所述活动扇叶的顶部轴承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固定安装在活动轴的外表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轴承连接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外侧与活动轴为轴承连接,所述电动气缸与车体内部为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械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传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一和传动齿轮四,所述传动齿轮一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二,所述传动齿轮四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三,所述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三的一侧均与旋转轴为固定安装,所述传动轴的下方与收集槽的上方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旋转轴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软土地层超宽深基坑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测量放样;
S2:地面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及基坑附近的路面硬化;
S3:第一阶段开挖并进行第一道支撑结构施工;
S4:第二阶段开挖并进行第二道支撑结构施工,并分层进行挖掘和支撑结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