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1829.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辛锐;孙浩;陈善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F16/9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迎迎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息 推送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应用于消息推送系统,系统包括服务端和展示端,服务端包括调用模块、接收模块、队列模块和发送模块,方法包括:调用模块将应用消息发送至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确定调用模块存在对接收模块和展示端的消息发送权限之后,将应用消息通过队列模块发送至发送模块;发送模块根据收件人信息确定展示端,如果发送模块对应展示端,则根据展示端的在线状态确定展示端的消息发送方式;发送模块基于消息发送方式将应用消息发送至展示端。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服务端单次发送应用消息,多个展示端可以同时接收到该应用消息,并且提升服务端的应用消息吞吐量以及应用消息的下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市面上应用和解决方案的数量成倍增长,每个应用的实现功能、所属领域都不尽相同,令用户眼花缭乱。所以用户需要一种渠道去接收各应用的推送消息,而不是用户主动去请求询问。当前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已经不限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或平板等终端设备也已经成为了用户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如何让推送消息自动实时推送到各终端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吸引用户发掘用户的重要渠道。
现有技术中,每个厂家乃至每个具有消息功能的应用都是单独开发的功能,其数据几乎都是隔离的,不仅耗费开发成本,而且形成数据孤岛后数据统计也相当复杂。
所以,亟需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实现单次发送推送消息,且多终端同时接收到该推送消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以实现单次发送消息,且多终端同时接收到该消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应用于消息推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端和展示端,所述服务端包括调用模块、接收模块、队列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调用模块将应用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模块,所述应用消息包括描述信息和收件人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确定所述应用消息存在对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展示端的消息发送权限之后,将所述应用消息通过所述队列模块发送至所述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根据所述收件人信息确定所述展示端,如果所述发送模块对应所述展示端,则根据所述展示端的在线状态确定所述展示端的消息发送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基于所述消息发送方式将所述应用消息发送至所述展示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应用于消息推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端和展示端,所述服务端包括调用模块、接收模块、队列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调用模块将应用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模块,所述应用消息包括描述信息和收件人信息;所述接收模块确定所述应用消息存在对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展示端的消息发送权限之后,将所述应用消息通过所述队列模块发送至所述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根据所述收件人信息确定所述展示端,果所述发送模块对应所述展示端,则根据所述展示端的在线状态确定所述展示端的消息发送方式;所述发送模块基于所述消息发送方式将所述应用消息发送至所述展示端。上述技术方案,调用模块将应用消息发送至接收模块之后,接收模块可以确定调用模块存在对接收模块和展示端的消息发送权限,进而接收模块可以通过队列模块将应用消息发送至发送模块,进一步在发送模块对应展示端时,根据展示端的在线状态确定展示端的消息发送方式,并基于消息发送方式将应用消息发送至展示端,实现了服务端单次发送应用消息,多个展示端可以同时接收到该应用消息,并且提升服务端的应用消息吞吐量以及应用消息的下发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消息还包括权限信息,
相应地,在所述接收模块确定所述应用消息存在对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展示端的消息发送权限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收模块根据所述权限信息对所述调用模块所发送的所述应用消息、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展示端进行权限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