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浅井的固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806.0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彭金龙;闫联国;王冲;李全双;陈滨;姚文强;刘军康;徐杨;韩双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C09K8/512;C09K8/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方法 | ||
1.一种低温浅井的固井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在通井后的井眼中下套管串,所述套管串的底部设有浮鞋,所述浮鞋的上方间隔一根套管设有浮箍,所述套管串的顶部设有联顶节,每根套管下入井眼后均灌满钻井液;⑵在联顶节上安装水泥头,水泥头的上部内置有胶塞,胶塞的底部抵靠在胶塞挡销上;所述水泥头顶部设有压塞液入口,所述水泥头的中部侧壁对称设有低温固井水泥浆入口和钻井液入口;⑶启动泥浆泵将钻井液送入套管内腔,钻井液从套管底部的浮鞋进入井眼环空,沿井眼环空上行返流至地面,将井眼中的岩屑清洗至地面;⑷用水泥车将配制好的隔离液注入套管串;⑸用水泥车将配制好的低温固井水泥浆注入套管串,直至低温固井水泥浆达到固井设计量;⑹撤掉水泥头上的胶塞挡销,释放胶塞,水泥车通过压塞液入口注入压塞液,压塞液推着胶塞下移;⑺开启泥浆泵,注入钻井液进行替浆,钻井液推着压塞液下移,压塞液通过胶塞推着低温固井水泥浆下移,低温固井水泥浆由浮鞋处进入井眼环空后,推着隔离液上行,隔离液推着钻井液上行;⑻当胶塞下移至浮箍的阻流板时停止,产生碰压,立即关掉泥浆泵,此时低温固井水泥浆返高至预定井段,进入侯凝;
步骤⑷的隔离液的原料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水:400份、悬浮剂TAS155:2份、表面活性剂XP-1:4份、防塌隔离剂JS-1:12-20份和重晶石粉:180-490份;
所述防塌隔离剂JS-1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将100份去离子水升温至70℃时加入4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后,降温至60℃,加入18-2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保温并搅拌2小时,先以300-500rpm的转速搅拌20分钟,再以300rpm的转速搅拌30分钟,其余时间的搅拌转速为150-200rpm,得到有机硅预聚合乳液;⑵将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100份去离子水中,然后滴加丙烯酸醋单体,所述丙烯酸醋单体为预混合的9-11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8-22份丙烯酸丁酯和4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以大于300rpm的转速搅拌0.5小时,得到预乳化液A;⑶向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0.3-0.5份过硫酸钾,配置成溶液B;⑷将所述有机硅预聚合乳液以300rpm的转速搅拌,并升温至70℃,同时缓慢滴加预乳化液A和溶液B,在1小时内滴加完毕,然后升温至80℃,再以150-200rpm的转速搅拌保温2小时,接着降温至40℃以下;⑸用三乙醇胺将pH值调节至7-8,得到防塌隔离剂JS-1;
步骤⑸中低温固井水泥浆的原料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G级油井水泥:800份、降失水剂:4.8-12份、氯化钙:16-24份、微硅粉:32-40份、分散剂USZ:2.4份和去离子水:352份;其中降失水剂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含量,去离子水:100份、聚乙烯醇PVA1788:6-8份、交联剂戊二醛:10-13份和甲醛:1-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浅井的固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液的原料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水:400份、悬浮剂TAS155:2份、表面活性剂XP-1:4份、防塌隔离剂JS-1:12份和重晶石粉:180份;其中防塌隔离剂JS-1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含量,去离子水:300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9份、丙烯酸丁酯:18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4份和过硫酸钾:0.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浅井的固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液的原料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水:400份、悬浮剂TAS155:2份、表面活性剂XP-1:4份、防塌隔离剂JS-1:16份和重晶石粉:300份;其中防塌隔离剂JS-1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含量,去离子水:300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丙烯酸丁酯:2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4份和过硫酸钾:0.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8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