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老油田区域集输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1273.6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0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炜博;邹林;孙东;周亮;刘杰;王晓东;李云飞;刘心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杨际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区域 管网 拓扑 结构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油田区域集输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方法,属于油田集输管网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老油田区域集输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方法,以图论法,将集输管网通过连通图来表示,将三级布站流程改进为串联式集油流程,在计量站和转接站连接关系确定的条件下,以井站间管线长度最短,或流量距离和最小等为目标,基于避圈法基本思想,计算处最优的连通图,建立目标函数,并与现有的管网比较,确定出新增管网,并结合现有管网及技术经济计算方法,筛选出应建管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集油管网管输方向存在迂回、混合液往返运输等问题,能够改善现有管网连接方式,优化管网布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集输管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老油田区域集输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气田集输系统是油气田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建设投资较大,能源消耗多,运行成本高,因此对油气田集输系统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降低建设成本,节约能耗。现有油气集输管网系统多采用三级布站流程,即油气从井场先集中运输至计量站,再经由计量站汇合至转接站和联合站,形成树枝状的管网集输系统;导致集输管线管输方向存在迂回现象,造成混合液往返运输,集输能耗浪费严重等问题,增加了日常的运行成本。
目前,处于生产开采末期的油井,其产液量已不再由计量站计量,而是基于井示功图来计量油井的产液量。因此,可考虑将“三级布站”流程改进为串联式集油流程,优化井场与站场的连接关系以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运行成本。
为了解决管网冗余、流程不合理问题,需要对现有的“三级布站流程”进行改造,在支干线管网布局已定的现状下,考虑设计一种新的集输管网拓扑结构生成算法,确定油井与支干线管网的最佳连接隶属关系,大幅缩短油井流动转接站的距离,消除管网冗余和流程不合理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油田区域集输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方法,为解决上述集油管网管输方向存在迂回、混合液往返运输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老油田集输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方法,旨在改善现有管网连接方式,优化管网布局。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老油田区域集输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现有的井场、转接站与计量站之间的三级布站流程管网构建连通图G1;
步骤S2,保持G1中的转接站与计量站之间的连接关系不变,优化井场与转接站和计量站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井站间管线总长度最短,形成串联式集油流程的集输管网并构建连通图G2;
步骤S3,以每个井场为基础构建运行能耗关联参数,所述运行能耗关联参数与运行能耗相关,所述运行能耗关联参数越大表示运行能耗越高,若G2相较于G1,相应井场对应的所述运行能耗关联参数的增幅超过预定阈值,则删除G2中与相应井场相连的管段;
步骤S4,步骤S3中G2保留下来的管段构成新增管段连通图G2',其中G2'中包括若干个连通分量G2'k,假设G′2连通分量个数为NG;
步骤S5、将G2'中的一个连通分量G2'k和G1合并,形成新的连通图G3k,计算出G3k对应管网的年运营费C2;计算G1对应管网的年运营成本C1;
步骤S6、计算G3k中对应的新增管段的建设成本并结合C2,计算G3k的等额年费用AC;比较C1和AC的大小,如果ACC1,则建设G3k中对应的新增管段,反之则不建设;
步骤S7,重复步骤S5-S6,直到所有的连通分量G2'i都已遍历,即可从G2中的新增管段中确定出应建管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窗帘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