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252.4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黄秀波;唐浩宇;于志佳;王晗钰;徐显达;宋小亮;杨振;柴文虎;赖俊良;苏宝龙;谢宝萍;刘丹丹;于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工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型 屏蔽 电机 推力 装配 拆卸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装推力盘工艺是将推力盘(3)吊装放置到垫块(9)上,将加热装置(1)套装到推力盘(3)外圆上,连接测温装置(6)用于温度反馈,设定测温控制(6),温度达到200℃时停止加热,加热时控制功率,加热30~35min时,停止加热,调整位置后落下到达指定位置;拆卸工艺为将加热装置(1)套装到推力盘(3)外圆上,设定测温控制(6),温度达到150℃时停止加热,加热时控制功率,加热40~45min时,停止加热,吊装推力盘(3)升起,直至脱离转子(5)后快速吊装到垫块(9)上冷却。本发明可实现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热拆,防止推力盘装配不到位以及出现卡住研磨现象,避免出现部件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核电厂安全性不断提高,一回路反应堆冷却剂泵要求免维护、无泄漏、长寿命,具有该特性的中型屏蔽电机将得到广泛使用。这种屏蔽电机为了安全可靠,需要轴承寿命为全寿命周期,同时在事故停机状态下,具有惰转性能,同时推力盘装配到转子上,要保证轴系同心,减小该特性的中型屏蔽电机振动,并保证轴承与推力盘水膜建立,提高电机轴承运行寿命。传统推力盘装配采用间隙配合冷装方式。该方法为将推力盘吊装调整水平,装配后用测速传感器螺母锁紧,拆卸时,将测速传感器螺母拆卸后,将推力盘吊装拆卸方式,为保证装配、拆卸,推力盘与转子须有足够间隙方可进行,从而导致推力盘端面、径向跳动无法满足图纸要求精度,从而导致推力盘与轴承水膜建立不理想,降低轴承使用寿命,并且由于转子轴系径向跳动较大,电机整体振动会提高,进而损坏电机,再者为提高装配后跳动精度,推力盘与转子间隙尽可能小,从而导致装配、拆卸推力盘过程中、推力盘与转子出现卡滞、研死现象,导致转子或者推力盘报废。为了保证这种屏蔽电机推力盘装配、拆卸需要,必须采用新的推力盘装配、拆卸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实现推力盘装配过程中无卡滞、擦伤现象,同,避免由于推力盘装配问题导致电机整体寿命出现影响进而出现安全事故。本发明的方案为:a)放置底板(10):调整底板(10)水平度,底板(10)平面度不大于0.02mm,在底板(10)上摆放垫块(9);
b)将吊装工具(13)装配到推力盘(3)上,吊装推力盘(3):将推力盘放置到垫块(9)上并调整推力盘(3)相对于底板(10)平行度不大于0.02mm;
c)加热装置(1)套装到推力盘(3)外圆上,定位块(4)落到推力盘(3)端面上进行定位;
d)通过电源线(7)连接测控装置(8),测控装置(8)上的测温装置(6)用于温度反馈;
e)首先设定测温控制(6),加热装置(1)通过加热推力盘(3)外圆导热到推力盘(3)内部,温度达到200℃时加热装置(1)停止加热,按照以下工艺参数进行,采用恒功率模式,具体参数如下:
起始加热,功率设置为25KW,时间8min,加热时间到8~10min时功率设置为20KW,加热时间到10~15min时功率设置为10~15KW,加热时间15~30min时功率设置为5~8KW,通过测温装置(6)进行温度反馈,温度达到200℃后自动停止加热;
f)测量推力盘(3)内孔尺寸达到150.15mm后,将加热装置(1)拆出,吊装推力盘(3)到定子(2)上方,吊装推力盘(3)在此之前将定子(2)调整至水平位置;
g)调整推力盘(3)与转子(5)中心,即目视推力盘(3)内孔与转子(5)中心在一条线上后落下直至推力盘(3)端面落到转子(5)定位台上为止;
h)装配测速传感器螺母(11);每20分钟对测速传感器螺母(11)拧紧一次,待推力盘(3)与转子(5)温度差值在10℃时停止拧紧测速传感器螺母(11);
i)拆卸时将转子(5)相对于定子(2)提起高度约3mm,下方用千斤顶(12)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