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制氧化还原吸收氮氧化物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1141.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于;刘训稳;孙颖;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B01D53/96 |
代理公司: | 南通英诺威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8 | 代理人: | 樊晓坤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制 氧化 还原 吸收 氧化物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制氧化还原吸收氮氧化物处理系统,包括:空气稀释风机,所述空气稀释风机的右端连接有电机热器;氧化剂发生器,其安装在添料机构的右侧;气体混合罐,其安装在添料机构的上端,所述气体混合罐的左端连接有增压风机,所述药剂喷射泵的右端设置有吸收塔;水箱,其安装在吸收塔的右端上方位置;鼓风机,其安装在吸收塔的右端下方位置,所述鼓风机的右侧设置有吸收液催化剂罐。该强制氧化还原吸收氮氧化物处理系统,氧化剂与传统不同,价格低廉,氧化效果好,同时强制氧化还原吸收无废液产生,且氧化剂设备精小,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的氧化脱硝装置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制氧化还原吸收氮氧化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氧化技术主要以臭氧氧化脱硝、COA脱硝为主,臭氧氧化脱硝虽然氧化性较高,但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存在臭氧逃逸现象,目前,臭氧作为空气质量监测因子,臭氧逃逸的出现大大限制了臭氧氧化脱硝的使用,此外氧化吸收后会产生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废水需要处理;
COA氧化脱硝,主要依靠亚氯酸钠进行氧化脱硝,投资成本较低,但亚氯酸钠价格较昂贵,导致运行成本较高;同时氧化后也会产生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需要处理。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强制氧化还原吸收氮氧化物处理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制氧化还原吸收氮氧化物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臭氧氧化脱硝设备电耗大,费用高,存在臭氧逃逸,造成二次污染,产生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大量废水,而COA脱硝脱硝剂亚氯酸钠价格昂贵,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制氧化还原吸收氮氧化物处理系统,包括:
空气稀释风机,所述空气稀释风机的右端连接有电机热器,且电机热器的右端连接有氧化剂发生器,所述空气稀释风机的上方设置有添料机构;
氧化剂发生器,其安装在添料机构的右侧,所述氧化剂发生器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动机,且氧化剂发生器的右端连接有药剂循环罐,并且药剂循环罐的上端设置有药剂循环喷射泵;
气体混合罐,其安装在添料机构的上端,所述气体混合罐的左端连接有增压风机,且气体混合罐的右端连接有药剂喷射泵,所述药剂喷射泵的右端设置有吸收塔;
水箱,其安装在吸收塔的右端上方位置,所述水箱的上方通过水泵与吸收塔相连接,且水箱的下方安装有尿素补充机构;
鼓风机,其安装在吸收塔的右端下方位置,所述鼓风机的右侧设置有吸收液催化剂罐,且吸收液催化剂罐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催化剂输送泵,所述鼓风机的上方设置有吸收液循环泵。
优选的,所述添料机构包括硫酸罐、硫酸输送泵、过氧化氢罐、过氧化氢输送泵、氯酸钠储罐、氯酸钠输送泵、催化剂储罐和第一催化剂输送泵,且硫酸罐设置在空气稀释风机的上方,并且硫酸罐的右端连接有硫酸输送泵。
优选的,所述过氧化氢罐设置在硫酸罐的上方,且过氧化氢罐的右端连接有过氧化氢输送泵,所述氯酸钠储罐设置在过氧化氢罐的上方,且氯酸钠储罐的右端连接有氯酸钠输送泵,所述催化剂储罐设置在氯酸钠储罐的上方,且催化剂储罐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催化剂输送泵。
优选的,所述尿素补充机构包括尿素溶解罐、尿素溶液转移泵、尿素储存罐和尿素加注泵,所述尿素加注泵安装在吸收塔的右端,尿素加注泵的右侧设置有尿素储存罐,尿素储存罐的右端连接有尿素溶液转移泵,尿素溶液转移泵的右端设置有尿素溶解罐。
优选的,所述药剂循环喷射泵的上端通过管道与药剂喷射泵相连接,且药剂喷射泵左端的气体混合罐通过管道与氧化剂发生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