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黄菌株种植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0610.X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0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程安东;汪本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00;A01G18/55;A01G18/64;A01G18/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邢彬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株 种植 栽培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黄菌株种植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方法,涉及菌菇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基座、第二驱动器、装袋槽和外套袋,基座上安装有打孔器:装袋槽具有斜槽,斜槽垂直的开设在基座的侧棱上,斜槽的槽面和基座的顶面平行;第二驱动器具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二驱动器上安装有限位仓,限位仓于第二驱动器上沿斜槽开设的方向驱动;外套袋的端口为方型,方形端口的一相对外侧面黏附有黏贴。本发明通过在外套袋的袋口处设置黏贴,便于外套袋的袋口更容易打开,提高桑黄菌的接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菇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桑黄菌株种植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是一种国际供认的治疗癌症的药用真菌,此外桑黄还具有调解免疫功能、抗氧化等作用。近年来,桑黄菌在医药制剂与保健品行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桑黄栽培主要有袋料培养和段木培养两种。袋料培养是指将栽培基质装入塑料袋中,灭菌后接种,然后置于合适环境下培养,直至长出子实体,另一种段木培养是指将切好的木段置于菌袋中,两端切面铺上栽培基质,然后扎紧菌袋,灭菌后接种,待菌袋长满菌丝后进行出菇培养,其中,在栽培袋的培养中,需要进行无菌接种工序,在打孔接种完成后需要进行再次套袋,以此保证袋内的无菌环境,而在个体户的种植过程中,其并没有修建无菌接种室,其多为在塑料薄膜围城的密闭空间,其在薄膜上设计两个向内的接种塑料手套,因此在套袋时及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黄菌株种植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方法,通过在外套袋的袋口处设置黏贴,便于外套袋的袋口更容易打开,提高桑黄菌的接种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桑黄菌株种植栽培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打孔器:
装袋槽,装袋槽具有斜槽,斜槽垂直的开设在基座的侧棱上,斜槽的槽面和基座的顶面平行;
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具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二驱动器上安装有限位仓,限位仓于第二驱动器上沿斜槽开设的方向驱动;
其中,限位仓包括第一“U”型框、第二“U”型框,第一“U”型框间隙配合在第二“U”型框内,第一“U”型框上具有一底板,第一“U”型框连接于第二滑块并随第二滑块于斜槽槽口上滑动,斜槽的槽具有黏贴部。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器为导轨滑块机构,导轨的一端架设在斜槽进料口上,导轨上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连接于第二“U”型框。
进一步地,打孔器包括支撑架、第一驱动器和开孔器,支撑架架设在基座的上表面,第一驱动器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架上,另一端安装有开孔器。
进一步地,开孔器包括基板和插销,基板阵列有螺纹孔,插销配合在螺纹孔中。
进一步地,插销设有三个,三个插销呈等腰三角形配合在基板上对应螺孔中。
进一步地,装袋槽包括挡板,挡板安装在斜槽的出料端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套袋,外套袋的端口为方型,方形端口的一相对外侧面黏附有黏贴。
一种桑黄菌株种植其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消毒杀菌:对接种室以及接种设备进行消毒杀菌:
打孔接种:将栽培袋放置于限位仓中,由开孔器上的打孔器进行逐面打孔接种;
装袋包装:手持外套袋上一侧黏贴,另一侧黏贴黏附在斜槽上,控制限位仓展开,栽培袋掉入装袋槽内并沿着斜槽下滑落入外套袋中,控制限位仓合拢,将两侧黏贴并拢并翻转黏合外套袋的袋口。
进一步地,限位仓是由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合拢形成的,其中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受控于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是具有距离记忆功能的,开孔器受第一驱动器控制,其中开孔器上安装有三个插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六安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0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