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脉注射抽吸装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0030.0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3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婷;张玉侠;俞静娴;朱英娥;殷欣;奚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42 | 分类号: | A61M5/42;A61B8/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注射 抽吸 装置 系统 | ||
一种动脉注射抽吸装置系统,包括:超声波传感模块,用于感测动脉的位置;注射模块,用于穿刺所述动脉;以及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动脉的位置,控制所述注射模块穿刺所述动脉,以进行抽取动脉血或进行动脉注射。通过超声波传感模块感测动脉的位置进而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注射模块穿刺所述动脉,以进行抽取动脉血或进行动脉注射。如此,即可实现对动脉血的抽取或注射,相比于传统方法,更为安全、精确、简便。搏动点定位准确,医务人员操作简便。医务人员无需触及针头,预防针刺伤。计算机控制使得操作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脉注射抽吸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抽取动脉血或进行动脉注射的时候完全靠医生的经验,摸动脉搏动,根据动脉的搏动点的位置凭借经验来扎针。以往的方式不仅一次成功的概率小,给患者带来多次注射的伤害,而且容易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区别不开,容易误入静脉血管,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科技型的动脉血注射抽吸装置替代人工经验的方式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使之更科学、便利、准确省时、降低人为的一些不确定性的危险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脉注射抽吸装置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动脉注射抽吸装置系统,包括:
超声波传感模块,用于感测动脉的位置;
注射模块,用于穿刺所述动脉;以及
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动脉的位置,控制所述注射模块穿刺所述动脉,以进行抽取动脉血或进行动脉注射。
可选地,还包括指示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指示所述超声波传感模块感测到所述动脉的所述位置。
可选地,所述指示模块包括指示灯。
可选地,所述超声波传感模块包括振动膜,超声波传感器和声能转换器,其中,所述振动膜用于接收超声波,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超声波,所述声能转化器用于将所述声能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指示模块进行对应的指示性操作。
可选地,所述注射模块包括注射器和驱动装置,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注射器的抽吸动作。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
可选地,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动脉注射抽吸装置系统的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
可选地,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动脉注射抽吸装置系统供电。
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超声波传感模块感测动脉的位置进而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注射模块穿刺所述动脉,以进行抽取动脉血或进行动脉注射。如此,即可实现对动脉血的抽取或注射,相比于传统方法,更为安全、精确、简便。搏动点定位准确,医务人员操作简便。医务人员无需触及针头,预防针刺伤。计算机控制使得操作精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动脉注射抽吸装置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0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