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集设备用电数据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0005.2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东;杨靖;钱俊江;谭昕怡;张乾;周哲;胡磊;胡旭伯;王露;唐川敏;胡杨;向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G06F1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133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设备 用电 数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集设备用电数据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用电设备采集领域,采集终端上电启动,后台系统完成时钟同步;采集第一个数据,用基本周期采集第二个数据;比较第一次采集数据和第二次采集数据,如果两个数据值相同,则执行步骤S4,否则执行步骤S5;S4:采集终端获取保护周期,按保护周期采集下一次数据,执行步骤S6;S5:采集终端计算新的采集周期T′,将T′与保护周期进行比较,如果T′大于或等于保护周期,则进入步骤S4,否则以T′为采集下一次数据的新周期,进入步骤S6;S6:按数据规范要求记录数据;S7:将数据打包压缩生成数据包,按输出周期输出数据包。本发明降低数据规模及数据传输带宽,降低设备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电设备采集领域,涉及一种采集设备用电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大量用电设备的日常运维成本,提升运维效率,需要实现用电设备的集中运维、在线监测运行状态,三条技术路径可供选择。路径一是在设备维护功能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路径二是改造设备,路径三是应用用电设备的用电数据。由于设备种类繁多、接口复杂、私有协议等原因,定制、改造的工作量巨大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无行业统一规范情况下,路径一和路径二已逐渐被放弃。路径三无需对设备进行二次开发或改造,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不同的设备用电数据是不同的,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数据也是不相同的,应用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采集、传输、分析用电数据可识别出设备及其运行状态,具备了集中运维的基础,已成为研究的重点。路径三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分别是数据采样率、大量设备数据传输及处理、设备模型。数据采样率需要研究新的采集设备;数据传输及处理需要从源端的输出及后台系统的处理算法进行研究;设备模型需要研究机器学习算法、数据建模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数据采样率、数据传输与处理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设备用电数据的采集方法及系统,降低数据规模及数据传输带宽,降低设备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采集设备用电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终端上电启动,所述采集终端与后台系统完成时钟同步;采集终端与后台保持定时时钟同步;
S2:采集终端启动后采集第一个数据,然后用基本周期采集第二个数据;
S3:采集终端比较第一次采集数据和第二次采集数据,如果两个数据值相同,则执行步骤S4,否则执行步骤S5;
S4:采集终端获取保护周期,按保护周期采集下一次数据,执行步骤S6;
S5:采集终端计算新的采集周期T′,将T′与保护周期进行比较,如果T′大于或等于保护周期,则进入步骤S4;如果T′小于保护周期,则以T′为采集下一次数据的新周期,进入步骤S6;
S6:按数据规范要求记录数据,进入步骤S7;
S7:将数据打包压缩生成数据包,按输出周期输出数据包。
进一步,步骤S2中采集的数据为设备用电数据,包括电压U、电流I、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所述电压U和电流I为电网输入,所述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与设备相关:
P=UI*cosα
Q=UI*sinα
其中α为输入电源相位角,采集设备通过计算输出U、I、P、Q数值。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5中,同一个设备不可能在主要使用有功功率的同时主要使用无功功率,为了减少终端计算量,简化终端,本方法只取设备主用方向的数据进行计算,即从U、I、P、Q四个参数中选取P和Q中主要的一项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0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