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5-芳基烟酰胺类LSD1/HDAC双靶点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6439.5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7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关圆圆;于童;胡姱;赵媛;段迎超;张少杰;靳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13/82 | 分类号: | C07D213/82;A61P35/00;A61P35/02;A61K31/44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3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芳基烟酰胺类 lsd1 hdac 双靶点 抑制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类5‑芳基烟酰胺类LSD1/HDAC双靶点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所述的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其中,R1优选OH、CH3和H;R2优选OH、OCH3、F、CN、H和CH3。其对LSD1和HDAC1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大多数化合物对HDAC1的IC50小于10 nM,优于阳性药物SAHA。多个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人胃癌MGC‑803细胞株和人白血病THP‑1、MOLT‑4和MV4:11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IC50小于1.0μM,其中化合物I‑4对THP‑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是SAHA的6倍。该类化合物为LSD1/HDAC双靶点抑制剂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类5-芳基烟酰胺类LSD1/HDAC双靶点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LSD1由Tower结构域、C端的FAD(Flavin adenine dinulcleotide,FAD)依赖的胺氧化酶结构域以及N端SWIRM结构域共同组成。LSD1以FAD为辅酶,特异性的去除组蛋白H3K4(组蛋白3赖氨酸4)和 H3K9(组蛋白3赖氨酸9)上的单、双甲基化标记。此外,LSD1还能去除非组蛋白如p53、DNMT1、STAT3、E2F1、MYPT1、ERa和HIF-1的甲基化修饰,进一步调节其下游基因的稳定性和活性。大量的研究表明,LSD1在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前列腺癌、肺癌、胃癌、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口腔癌、结肠癌、滑膜肉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等多种肿瘤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并且和肺癌、急性髓系白血病、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通过 RNA干扰技术下调LSD1的表达量或用小分子抑制剂抑制LSD1的活性,可以使表观沉默的肿瘤抑制基因重新表达,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靶蛋白之一,目前已有多个LSD1小分子抑制剂处于I 期、I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非小细胞肺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一类负责从组蛋白尾部去除乙酰基的表观遗传调控蛋白。HDAC在真核生物中调控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生长和分化。目前大量的研究证实,HDAC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白血病、淋巴癌、宫颈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HDAC家族成员的表达与活性都有明显上调,并且白血病、淋巴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与HDAC的高表达呈正相关。在过去的二十年里,HDAC一直是癌症治疗的热点靶蛋白之一。目前已经有5种 HDAC抑制剂被FDA和CFDA批准上市治疗恶性淋巴瘤、骨髓瘤等多种肿瘤,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伏立诺他(Vorinostat)、罗米地辛(Romidepsin)、帕比司他(Panobinostat)、贝利司他(Belinostat)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上市的西达本胺(Chidamide)。此外,还有多个HDAC抑制剂候选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医学院,未经新乡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64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