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5122.X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房大庆;韩呈祥;邓俊楷;张晓茹;付伟;吴颖;丁向东;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C1/02;C22F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高耐蚀 稀土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计,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板材的成分包括:铝:6%‑8%,重稀土元素:0.4%‑0.6%,锰:0.2%‑0.5%,轻稀土元素:0.2%‑0.6%,其余为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将原料混合加热至750℃‑780℃保温15min‑20min,然后降温至720℃‑730℃静置5min‑10min,采用半连续浇铸法得到镁合金铸锭,将铸锭在380℃‑410℃进行8‑12h的固溶处理后去皮得到热处理铸棒,对热处理铸棒进行预挤压,对挤压后的板材进行热轧,单次压下量8%‑10%轧制变形,轧制道次为9‑11次,将轧制板材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板材,本发明中的稀土镁合金板材具有高强度高耐蚀且成本低的优点,其制备方法流程简便,效率高,成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目前工程应用中最轻的结构材料,同时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良好的铸造及机加工性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相对于铝合金,镁合金的强度仍然较低。对于轧制板材来讲,商用化的AZ31板材强度仅为180MPa左右。而AZ91往往用于制备高强度压铸件,若将其用于制备轧板,往往会存在加工边沿开裂,造成成品率低的状况,不适用于制备宽幅轧板。部分资料报道AZ91D板材的屈服强度甚至低于AZ31B轧板。鉴于现有的镁合金材料强度还不够高,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一种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具有高强度高耐蚀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包括:
铝:6%-8%,重稀土元素:0.4%-0.6%,锰:0.2%-0.5%,轻稀土元素:0.2%-0.6%,其余为镁。
优选的,重稀土元素采用钇和钆的混合物,其中,钇的含量为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质量的0.2%-0.3%,钆的含量为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质量的0.2%-0.3%。
优选的,轻稀土元素采用镧、铈和钕的混合物,其中,镧的含量为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质量的0.05%-0.2%,铈的含量为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质量的0.05%-0.2%,钕的含量为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质量的0.05%-0.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将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的原料进行熔炼、浇铸,得到铸锭,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的原料包括:铝:6%-8%,重稀土元素:0.4%-0.6%,锰:0.2%-0.5%,轻稀土元素:0.2%-0.6%,其余为镁;
将铸锭进行固溶处理并挤压为预挤压板材;
将预挤压板材轧制成型,得到板材;
对板材进行去应力退火,得到所述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板材。
优选的,高强度高耐蚀稀土镁合金的原料的熔炼温度为750-780℃,熔炼时添加用于防止氧化的覆盖剂,待原料完全熔化后,将合金液降温至720℃-730℃并静置5-10min,之后进行浇铸。
优选的,将铸锭挤压为预挤压板材前,铸锭于380℃-410℃下保温8-12h,之后对铸锭表面进行去皮,再将去皮后的铸锭挤压为板坯,挤压时的挤压温度为280~320℃,挤压比为5~8。
优选的,将预挤压板材轧制成型前,将挤压板材在300~350℃下保温4-6h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结束后进行轧制,轧制时的单次压下量为8%-10%,轧制道次为9-11次,轧制温度为280-320℃,轧制速度为30-4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