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采侧钻井井筒热力参数计算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3900.1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6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兰;张全胜;李友平;刘冬青;梁伟;沈静;戴宇婷;赵晓红;赵延茹;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8;G06F113/0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采侧 钻井 井筒 热力 参数 计算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热采侧钻井井筒热力参数计算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模块、井筒热力参数计算模块、中间参数处理模块及数据输出模块,还公开了一种热采侧钻井井筒热力参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井筒分段:段一蒸汽热力参数计算;中间参数的处理;段二蒸汽热力参数计算;两段热力参数整合,本发明适用于稠油油藏采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侧钻井注蒸汽井筒热力参数的分段计算方法,能够处理复杂结构井的蒸汽热力参数计算,提供了一套变井眼、变隔热管组合的复杂井况热力参数计算系统,实现了计算过程的程序化、简单化,中间参数的处理实现了不同井段之间的无缝衔接;参数整合实现了全井筒蒸汽热力参数的耦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稠油油藏采收技术领域,具体是热采侧钻井井筒热力参数计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井筒热力参数计算软件,可以实现井筒蒸汽热力参数的分段计算,但分段仅限于不同套管尺寸的组合、隔热油管与普通油管的注汽组合、隔热油管与套管的注汽组合、普通油管与套管的注汽组合,隔热油管只能定义一个尺寸,不能实现变尺寸隔热油管的组合计算。对于侧钻井,侧钻点以前通常为7in生产套管,适应41/2in隔热油管注汽,侧钻点以后为51/2in套管,适应31/2in或更小尺寸的隔热油管进行注汽,目前的井筒热力计算软件无法实现此类变尺寸隔热油管注汽的井筒热力参数计算,只能人为介入分段计算,如何实现不同井段之间的注汽参数的耦合至关重要。
然而,现有公开技术存在以下局限:⑴侧钻井的钻井与完井工具、流程以及井眼轨迹控制方法、管外封隔的工艺与工具;⑵侧钻井在油田开发中的技术配套、应用实例、效果分析;⑶侧钻井在热采领域的分层注汽技术配套、水平井长水平段的分段注汽技术;⑷井筒蒸汽热力参数的分段处理方法仅局限于井筒稳态换热与地层非稳态传热的径向分段,不涉及变井眼、变隔热管柱的轴向分段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热采侧钻井井筒热力参数计算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热采侧钻井井筒热力参数计算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模块、井筒热力参数计算模块、中间参数处理模块及数据输出模块:
所述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已知参数;
所述井筒热力参数计算模块:调用数据录入模块中的侧钻点前的套管参数、动液面、地温梯度、侧钻点前的管柱参数、注汽参数,计算侧钻点前的蒸汽热力参数分布,得到侧钻点处的蒸汽热力参数;
所述中间参数处理模块:读取数据录入模块中的侧钻点后的套管参数、动液面、侧钻点深度、油藏深度、管柱参数,判断处理后得到侧钻点后井段的输入参数;
所述井筒热力参数计算模块,还可用于读取中间参数处理模块的参数,计算侧钻点后的蒸汽热力参数分布,得到井底的蒸汽热力参数;
参数输出模块:用于将侧钻点处的蒸汽热力参数和井底的蒸汽热力参数进行整合,输出。
优选的,所述已知参数包括油藏与井眼参数、管柱参数、注汽参数;
所述油藏与井眼参数包括:油藏深度、侧钻点深度,侧钻点前套管参数、侧钻点后套管参数、动液面、地温梯度;
所述管柱参数包括:侧钻点前的隔热油管结构参数与下入深度、侧钻点后的隔热油管结构参数与下入深度、补偿器结构参数及下入深度、封隔器结构参数及下入深度;
所述注汽参数包括:速度、压力、温度、干度。
热采侧钻井井筒热力参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井筒分段:以侧钻点所在横切面为分段面,将井筒分为段一和段二,其中,所述段一为分段面上方的井段,所述段二为分段面下方的井段;
段一蒸汽热力参数计算;
段二蒸汽热力参数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