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共数据的加工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3757.6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4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强;韩路;徐雅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F16/24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谷敬丽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 数据 加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数据的加工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涉及数据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表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根据各个业务系统的业务需求,以及数据映射关系,确定多种业务的数据加工逻辑;从多种业务的数据加工逻辑中,提取数据映射关系相同的公共数据项,以及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接收用户需求,调用用户需求对应的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处理用户需求,本发明通过建立数据映射关系和生成数据加工逻辑,能够从数据加工逻辑中提取公共数据项,以及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实现了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的自动提取,后续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直接调用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提高了公共数据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共数据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大数据平台中为各个业务系统提供基础的数据加工服务,但加工出的数据符合所有业务系统的要求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础数据加工服务的实施者不清楚各业务系统的具体数据需求,当前在实施数据项目时,同一数据项目由不同的业务系统分别处理,数据加工逻辑分散,由于基础的数据加工逻辑存在相似性,各个的业务系统存储了大量相似的数据加工逻辑,造成了代码冗余,此外,若想要对具有相似性的数据加工逻辑进行统一处理,需要不同的业务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交流沟通,效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共数据的加工方法,用以提高公共数据的加工效率,该方法包括:
建立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表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
根据各个业务系统的业务需求,以及所述数据映射关系,确定多种业务的数据加工逻辑;
从多种业务的数据加工逻辑中,提取数据映射关系相同的公共数据项,以及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
接收用户需求,调用用户需求对应的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处理用户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共数据的加工装置,用以提高公共数据的加工效率,该装置包括:
数据映射关系模块,用于建立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表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
数据加工逻辑模块,用于根据各个业务系统的业务需求,以及所述数据映射关系,确定多种业务的数据加工逻辑;
公共数据加工逻辑模块,用于从多种业务的数据加工逻辑中,提取数据映射关系相同的公共数据项,以及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
用户需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需求,调用用户需求对应的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处理用户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公共数据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公共数据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建立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表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根据各个业务系统的业务需求,以及数据映射关系,确定多种业务的数据加工逻辑;从多种业务的数据加工逻辑中,提取数据映射关系相同的公共数据项,以及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接收用户需求,调用用户需求对应的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处理用户需求,进而通过建立数据映射关系和生成数据加工逻辑,能够从数据加工逻辑中提取公共数据项,以及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实现了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的自动提取,后续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直接调用公共数据项的数据加工逻辑,提高了公共数据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