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熟石灰干法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3236.0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瑜;王俊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联绿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幸伟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熟石灰 脱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熟石灰干法脱硫系统,包括水泥窑分解炉、与水泥窑分解炉入口相连的五段旋风筒下料管、与五段旋风筒下料管相连的取料机、与取料机远离水泥窑分解炉一端相连的水冷器、与水冷器远离取料机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存储器、与第一存储器远离水冷器的一端相连的喂料器、与喂料器远离第一存储器的一端相连的多级消化器、与多级消化器远离喂料器的一端相连的第二存储器、与第二存储器远离多级消化器一端相连的输送装置、与输送装置远离第二存储器的一端相连的一段旋风筒,取料器将高温的热生料取出并进行冷却,用低温的热生料去参与消化反应,提高脱硫效率,便于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窑脱硫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熟石灰干法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的石灰脱硫法是将氧化钙作为脱硫剂喷入预热器分解炉,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发生反应达到脱硫的目地,传统的干法脱硫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亚硫酸钙摩尔体积是氧化钙的三倍,氧化钙颗粒内气孔很快就会被生成的亚硫酸钙覆盖堵塞,从而阻止二氧化硫向氧化钙内部扩散,会限制脱硫效率,而不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氧化钙留在烧成系统中干扰生料石灰饱和系数,而且目前使用熟石灰进行干法脱硫的工艺,是直接将石灰窑预热器五段旋风筒下料管取出的生石灰消化成熟石灰,将这部分熟石灰作为脱硫剂进入预热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达到脱硫的目地,但是从水泥窑预热器五段旋风筒下料管处提取的热生料温度可以达到900℃-950℃,除了取料机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区域输送管机存储设备均为普通材质,无法满足功能性要求,而且热生料在消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热量,900℃-950℃的热生料在进行消化的时候,自身热量加上消化过程释放的热量,会使得消化系统温度急剧上升,会达到1100℃,会导致消化器及配套设备无法承受高温而失效,而且消化后的热生料成分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在580℃的温度下会分解为氧化钙和水,氧化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消化,很难得到氢氧化钙,无法保证高效脱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熟石灰干法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具有脱硫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熟石灰干法脱硫系统,包括水泥窑分解炉、与水泥窑分解炉入口相连的五段旋风筒下料管、与五段旋风筒下料管相连的取料机、与取料机远离水泥窑分解炉一端相连的水冷器、与水冷器远离取料机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存储器、与第一存储器远离水冷器的一端相连的喂料器、与喂料器远离第一存储器的一端相连的多级消化器、与多级消化器远离喂料器的一端相连的第二存储器、与第二存储器远离多级消化器一端相连的输送装置、与输送装置远离第二存储器的一端相连的一段旋风筒。
所述水冷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强制水冷器和高效水冷器,所述强制水冷器一端与取料机相连,另一端与高效水冷器相连,所述强制水冷器的冷却水温度为15℃-25℃。
所述第一存储器一侧连接第一负压除尘器。
所述喂料器为计量螺旋喂料器。
所述多级消化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级石灰消化器和第二级石灰消化器。
所述输送装置为依次相连的输送斜槽、计量秤、生料入窑斜槽和生料入窑提升机。
所述多级旋风筒为五级旋风筒。
一种熟石灰干法脱硫系统,脱硫方法如下:
S1、取料机从五段旋风筒下料管处取出温度为850℃-900℃、氧化钙含量大于60%-70%的热生料;
S2、取出的热生料进入强制水冷器进行冷却,将热生料温度降至450℃-550℃;
S3、将初次降温的热生料送入高效冷却器,将热生料温度降低至75℃-85℃;
S4、降温后的热生料送至第一存储器中进行存储,通过喂料器从第一存储器中取出降温后的热生料输送至第一级石灰消化器进行初步消化,将热生料中的氧化钙部分消化为氢氧化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联绿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联绿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