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超高抗双面光锂电铜箔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2817.2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曹露;黄国平;江明;张中明;李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超高 双面 光锂电 铜箔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超高抗双面光锂电铜箔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电解液进行哈林槽打片,每次1.5L,根据多种添加剂体系要求,添加相应的添加剂,电解液参数按照要求进行,电解液浓度为1‑20ppm;哈林槽加液1.5L,添加剂按照浓度添加,充分搅拌均匀,电流26.5A,通电50s,控制槽压4.5‑5.5V,电镀结束后‑用纯水冲洗,然后用吹风机吹干;将铜箔从阴极板剥下,检测光泽度、抗拉强度,添加剂实验每批次实验结束后换液。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超薄超高抗双面光锂电铜箔的生产方法,同时提升了铜箔的常温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工艺简单,6μm高抗铜箔外观无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超高抗双面光锂电铜箔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动力电池以及数码类电池的发展,尤其是数码类客户对超薄、超高抗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强。目前常规的6μm铜箔抗拉强度为30-40kgf/mm2,铜箔抗拉强度增加,延伸率会随之降低。因此同时提升铜箔抗拉强度以及延伸率,可以使电池在受热膨胀过程中不容易断裂,提升电池的容量以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超高抗双面光锂电铜箔的生产方法,同时提升了铜箔的常温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工艺简单,6μm高抗铜箔外观无差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超高抗双面光锂电铜箔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电解液进行哈林槽打片,每次1.5L,根据多种添加剂体系要求,添加相应的添加剂,电解液参数按照要求进行,电解液浓度为1-20ppm;
(2)哈林槽加液1.5L,添加剂按照浓度添加,充分搅拌均匀,电流26.5A,通电50s,控制槽压4.5-5.5V,电镀结束后-用纯水冲洗,然后用吹风机吹干;
(3)将铜箔从阴极板剥下,检测光泽度、抗拉强度,添加剂实验每批次实验结束后换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电解液参数为H2SO4的浓度为100-110g/L,Cu2+的浓度为90-95g/L,Cl-的浓度为20-30mg/L,电解液温度为46-50℃。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整平剂(HC-1)、晶粒细化剂(HC-2)、分散剂(HC-3)、提抗拉剂(HC-4)四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整平剂为胶原蛋白、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晶粒细化剂为醇硫基丙烷磺酸钠、N,N-二甲基二硫代甲酰胺丙烷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四羟丙基乙二胺、烷基糖苷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提抗拉剂为乙撑硫脲、噻唑啉基二硫代丙烷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超薄超高抗双面光锂电铜箔的生产方法,同时提升了铜箔的常温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工艺简单,6μm高抗铜箔外观无差异。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常温抗拉强度单值控制图;
图2为本发明烘烤抗拉强度单值控制图;
图3为本发明烘烤延伸率单值控制图;
图4为本发明6μm高抗铜箔系统生产光学显微镜图,其中a为光学显微镜X100(毛面),b为光学显微镜X400(毛面);
图5为本发明6μm普抗铜箔系统生产光学显微镜图,其中a为光学显微镜X100(毛面),b为光学显微镜X400(毛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