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通过大电流的TYPE-C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2772.9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7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谭丙权;何华;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5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电流 type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通过大电流的TYPE‑C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接地端子、电源端子以及信号端子;该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并排设置并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本体内;通过接地端子包括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上凸设有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第一接触部分别外露于舌板的两个表面;并配合电源端子包括有第三主体部和第四主体部;第三主体部上凸设有第三接触部;第四主体部上凸设有第四接触部,第四接触部和第三接触部分别外露于舌板的两个表面;在减少端子数量的情况下,不会减少PIN针的数量,避免降低充电速度,同时更多的PIN针也会增大端子承受大电流的能力,在通过大电流时也不会损坏连接器,适用的范围也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通过大电流的TYPE-C连接器。
背景技术
Type-C连接器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大部分的电子产品都开始采用Type-C连接器,其具有传输速度快、尺寸小、可以正反面插接的技术特点,特别是在充电领域,相较于传统的连接器接口,无论是充电速度还是连接方式,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现有的Type-C连接器为简化Type-C连接器的结构,采用单排端子组的结构,虽然有效简化了Type-C连接器的结构,但是Type-C连接器前端的PIN针数量也会相应减少,从而使Type-C连接器的充电速度降低,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且端子承受大电流的能力也较弱,在通过大电流时极易损坏连接器,使用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Type-C连接器结构作出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过大电流的TYPE-C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Type-C连接器充电速度较低、影响用户体验、承受大电流能力弱以及使用局限性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通过大电流的TYPE-C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接地端子、电源端子以及信号端子;
该绝缘本体包括有基座和于基座上延伸出的舌板;该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并排设置并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本体内;
该接地端子包括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埋于绝缘本体内,第一主体部的前端延伸出有卡勾,该卡勾外露于舌板的侧面,该第一主体部的尾端延伸出有第一焊接部,该第一焊接部伸出基座外,且第一主体部上凸设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二主体部埋于绝缘本体内,第二主体部与第一主体部导通连接,第二主体部上凸设有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凸出方向与第一接触部的凸出方向相反,第二接触部和第一接触部分别外露于舌板的两个表面;
该电源端子包括有第三主体部和第四主体部;该第三主体部埋于绝缘本体内,该第三主体部的尾端延伸出有第二焊接部,该第二焊接部伸出基座外,且第三主体部上凸设有第三接触部;该第四主体部埋于绝缘本体内,第四主体部与第三主体部导通连接,第四主体部上凸设有第四接触部,第四接触部的凸出方向与第三接触部的凸出方向相反,第四接触部和第三接触部分别外露于舌板的两个表面;
该信号端子包括有第五主体部,该第五主体部埋于绝缘本体内,第五主体部的尾端延伸出有第三焊接部,该第三焊接部伸出基座外,且第五主体部上凸设有第五接触部,该第五接触部外露于舌板的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主体部于第一主体部的一侧边一体成型折弯延伸出,且第二主体部与第一主体部上下叠合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主体部于第三主体部的一侧边一体成型折弯延伸出,且第四主体部与第三主体部上下叠合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地端子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该电源端子亦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端子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其中一信号端子的第五接触部外露于舌板的一表面,另一信号端子的第五接触部外露于舌板的另一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零件喷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程车辆用节能型新能源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