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输送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2757.4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来文豪;周孟然;闫鹏程;胡锋;卞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P7/08 | 分类号: | B60P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姜玲燕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输送 小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输送小车,包括输送车主体、驱动组件、直板、夹紧机构和套环,所述输送车主体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输送车主体内侧活动连接有直板,通过设置有转动齿轮、齿条、转动圆盘、移动块及夹紧机构等装置,上料时,通过拉手将直板抽出,转动齿轮沿着齿条作转动来带动转动圆盘转动,使得三组移动块沿着转动圆盘上的螺圈槽移动,三组移动块将相对应的夹紧机构抵开,方便工作人员将壳体安置在底座上,接着通过拉手将直板推入,此时的夹紧机构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对壳体进行夹紧固定,上料过程中随着直板的推入夹紧机构随之转动对壳体进行固定夹紧,便于壳体的上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输送小车。
背景技术
输送小车是车间中一种常见的输送装置,主要对物料及物品进行输送,而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的输送小车也随着诞生,在输送小车上装上可控制模块,通过可控制模块使得输送小车达到指定的地点来对物料进行输送。
现有的智能输送小车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一些质地脆的壳体如玻璃球壳,上料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壳体本身的特性,在对壳体进行束缚固定时依旧需要多人同时作业对壳体进行固定,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小车的运输效率;2、由于壳体本身为球形,在运输过程中若是没有相对应的夹紧固定机构,容易使得壳体发生晃动不稳定,现有的固定机构一般是通过柔性皮带对壳体进行束缚,由于柔性皮带分为多组,使得束缚过程复杂,同时皮带与皮带之间可能发生缠绕,不易解开耽误过多的时间,且束缚过程中若是束缚力过大往往会将壳体挤碎,若是束缚力过小,又起不到很好的束缚作用,依旧使得壳体会在运输过程发生晃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输送小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输送小车对于壳体上料难以及固定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输送小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输送小车,包括输送车主体、驱动组件、直板、夹紧机构和套环,所述输送车主体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输送车主体内侧活动连接有直板,所述直板顶部设置有三组夹紧机构,三组所述夹紧机构中心设置有套环;
所述驱动组件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模块;
所述输送车主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
所述套环内侧设置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心轴,所述同心轴底部末端与齿条相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
所述转动圆盘顶部外壁开设有螺圈槽,所述螺圈槽顶部夹紧机构相对应位置活动连接有移动块;
所述直板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
所述直板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夹紧机构之间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外侧壁切位于连接块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直板后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拉手,且直板两侧外壁相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输送车主体两侧内壁与滑块相对应位置开设有滑槽。
优先的,所述同心轴贯穿直板与转动齿轮相固定连接。
优先的,所述套环内侧壁与移动块相对应位置开设有限位槽,
优先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杆主体,所述夹紧杆主体顶部内侧壁活动套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外侧壁缠绕有柔性面板,所述转动轴底部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夹紧杆主体两端外壁相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内侧壁活动套接有连轴,所述连轴两端外侧壁设置有扭矩弹簧,所述连轴中部外侧壁与柔性面板相对应位置开设有转动支撑板。
优先的,所述转动轴的数量为两组,两组转动轴转速相同且转向相反。
优先的,所述销轴外侧壁且位于夹紧杆主体内侧固定套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之间互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