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层高模型的楼层自主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2713.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夏鸣;施闯;李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1C2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晟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9 | 代理人: | 郑书鑫;李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层高 模型 楼层 自主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高模型的楼层自主识别方法,基于鞋嵌MEMS‑IMU传感器,通过构建层高模型来完成楼层识别,具有自主性,不受气象条件制约和外界电磁信号干扰,无需任何额外的硬件部署与前期勘测工作、适合消防救灾等场景下的楼层估计,不需要预先获取建筑物的层高;同时,本发明算法复杂度低,易于工程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层高模型的楼层自主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高楼、地下室等随处可见,行人在室内的运动轨迹不仅包括水平面运动,还包括垂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在火场等紧急救援事故中,垂直方向上的信息往往更加重要,因为几米的高度误差将导致建筑物楼层的误判,一层楼的定位误差远比几米的水平定位误差严重得多。准确的楼层信息可以减少空间搜索域,提高救援效率,为被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证。
在室内,由于遮挡,卫星定位无法提供有效地高度信息。气压测高方法则受室内湿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程的定位精度下降;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通过构建室内的三维稠密地图,以获取室内的三维信息,但SLAM方法计算量大,且受光照影响;而其它室内定位技术包括WIFI、UWB(UltraWide Band,超宽带)等,虽然定位精度较高,但在使用前需要预先部署设施或建立数据库,耗费大量的成本,对于火场中电磁干扰大、遮挡严重,甚至出现断电的情况,实用性不强。
随着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测量单元)的定位不需要事先部署设备,具有连续和自主等优点而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MEMS-IMU通常只用于水平定位,惯性垂直通道不稳定使得垂直位移发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解决传统惯性方法中惯性测高发散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层高模型的楼层自主识别方法,不受气象条件制约和外界电磁信号干扰,无需任何额外的硬件部署与前期勘测工作,仅基于楼层模型辅助的捷联惯性定位,便可在复杂环境下行走时实现楼层的准确识别。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层高模型的楼层自主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鞋跟位置嵌入MEMS-IMU传感器;
2、采集MEMS-IMU传感器的加速度计和陀螺数据,结合式(1)进行捷联惯性解算,获取行人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
其中,上标n和b分别表示导航坐标系和载体坐标系;Vn和分别表示导航坐标系下的三维速度及其微分;表示导航坐标系下三维位置的微分;和分别表示由b系到n系转换的姿态矩阵及其微分;Ωb表示由陀螺仪输出角速度构成的反对称矩阵;fb表示载体坐标系下的比力;gn表示地球重力场矢量;
3、基于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输出,进行零速更新(ZUPT)检测,即对行走过程中传感器固定脚进行周期性触地检测;
4、基于所述零速更新检测,步态周期序号记作m,将第m个步态周期中的静止态记为Stanm,在静止态Stanm内,脚贴地,实际行走速度为零,而基于步骤二解算的三维速度V不为零,实际行走速度与解算的三维速度V之差,即为静止态的速度误差,如下所示:
dV(Stanm,i)=[0 0 0] (2)
其中,Stanm,i是步周期为m时,所处静止态的第i个采样,i取从1到步周期静止态的采样数目last之间的整数,对不同的步周期,last取值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倒置式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