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2281.4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3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田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玮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科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侧壁上设有吸气装置,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所述收集管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收集管内固定连接有收集网板,所述收集网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半透膜,所述收集管的侧壁上收集装置。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在引流时可以快速的吸取积累的黏液,并且在穿刺针穿刺之后,由于穿刺针可以得到稳定的固定,不会发生晃动,使得引流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患者常常伴有胸腔或腹腔的积水,积水早期时会出现患侧剧烈胸痛,像针刺刀割样,深呼吸或咳嗽更为严重,这是由于黏稠的液体与两层胸膜摩擦所致。随着积液增多,患者会出现气促、心悸和呼吸困难,且逐渐加重的情况。为了减轻肿瘤患者的痛楚,需要对积液加以引流。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经常用到引流器,现有技术是使用一连接有标准穿刺针的橡胶软管,通过与之相连接的注射器,将肿瘤内的积液排出,但是患者在引流时无法方便的吸取积累的黏液,并且在穿刺针穿刺之后,由于穿刺针无法得到稳定的固定,容易发生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侧壁上设有吸气装置,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所述收集管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收集管内固定连接有收集网板,所述收集网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半透膜,所述收集管的侧壁上收集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微型吸气泵,所述微型吸气泵固定连接在收集管的侧壁上,所述微型吸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背离微型吸气泵的一端贯穿收集管的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个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支撑筒,每个所述支撑筒内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每个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每个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每个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收集管的侧壁上,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收集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所述收集管的内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位于螺纹孔和穿刺针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半透膜位防水透气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收集网板呈弯曲弧形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吸盘采用硅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将穿刺针对准肿瘤需要穿刺的位置,然后滑动两个支撑筒在限位杆上移动,使得支撑筒带动吸盘位于肿瘤旁边两侧的皮肤上,之后将吸盘抵在皮肤上,即可将吸盘固定在皮肤上,再向下压动穿刺针,使得穿刺针进入到肿瘤的内部,此时连接柱将压缩挤压弹簧进入到支撑筒的内部,然后再拧紧支撑筒侧壁上的螺栓,使得螺栓的一端抵在连接柱的侧壁上,将连接柱固定在支撑筒的侧壁上,使得装置稳定在患者身体上,再启动微型吸气泵后,微型吸气泵将通过连接管对收集管内进行抽吸,当穿刺针进入到肿瘤内部后,肿瘤内部的积液将通过穿刺针进入到收集管内,包括积累的黏液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也将进入到收集管内,最后当积液到达收集网板侧壁上的半透膜时,可沿着弧形流落到螺纹孔内,然后进入到收集瓶中,即可完成抽吸,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在引流时可以快速的吸取积累的黏液,并且在穿刺针穿刺之后,由于穿刺针可以得到稳定的固定,不会发生晃动,使得引流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玮,未经田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