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中间联箱的低低温省煤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1771.2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金;吴欣;马玉磊;黄志勇;荣斌;彭飞;孔庆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4 | 分类号: | F22D1/04;F22D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2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低温 省煤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中间联箱的低低温省煤器装置,涉及火电厂尾部烟道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设备顶封壳,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高温段管组,所述高温段管组一侧设置有低温段管组,所述高温段管组包括高温模块,所述高温模块上端设置有后封壳一,所述高温模块一端连接有高温模块出水阀门,所述高温模块出水阀门远离高温模块一端连接有原设备联箱,所述高温模块另一端连接有高温模块进水阀门;本发明不必再将整层模块隔离,即由原来整层隔离变为现在隔离整层的一半,该层模块的另一半可继续运行,避免了因泄漏而造成整层模块的功能丧失,有效减小了低低温省煤器发生泄漏时工作效率的下降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尾部烟道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中间联箱的低低温省煤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火电机组高效清洁、低碳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越来越来多的电厂通过增设低低温省煤器装置来回收锅炉尾部烟气的余热。低低温省煤器安装在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的尾部烟道上,利用尾部烟气加热低压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出水引入除氧器,提高了给水温度,降低排烟温度,从而可以提高火电厂循环效率。
但是,现有低低温省煤器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尾部烟气中含有较多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容易磨损低低温省煤器管壁,久而久之,容易使低低温省煤器发生泄漏,整组隔离的话会使低低温省煤器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损失。
常规低低温省煤器一般为五层结构,每层为一个模块,共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进、出水阀门,机组运行过程中,当低低温省煤器发生泄漏时,为了不影响机组继续安全运行,需要对发生缺陷的模块进行隔离,退出运行,低低温省煤器的工作效率也随之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中间联箱的低低温省煤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带中间联箱的低低温省煤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中间联箱的低低温省煤器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设备顶封壳,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高温段管组,所述高温段管组一侧设置有低温段管组。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段管组包括高温模块,所述高温模块上端设置有后封壳一,所述高温模块一端连接有高温模块出水阀门,所述高温模块出水阀门远离高温模块一端连接有原设备联箱,所述高温模块另一端连接有高温模块进水阀门,所述高温模块进水阀门一端设置有弯头。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段管组包括低温模块,所述低温模块上端设置有后封壳二,所述高温模块和低温模块之间设置有若干组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模块一端连接有低温模块进水阀门,所述低温模块另一端连接有低温模块出水阀门,所述低温模块出水阀门另一端设置有弯头,所述弯头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中间联箱,所述中间联箱上设置有无缝管,所述无缝管两端均设置有集箱端盖。
进一步的,若干组所述连接管等距设置在无缝管表面,所述高温模块和低温模块均呈S型设置在主体内部,所述中间联箱通过连接管配合无缝管活动设置在低温模块出水阀门和高温模块进水阀门之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常规低低温省煤器装置的每层均分为两个模块:烟气入口的高温模块,烟气出口的低温模块,两个模块之间由外置式中间联箱连接,每个模块与外置式中间联箱连接的管道上装有阀门,当低低温省煤器发生泄漏时,只需通过关闭泄漏点所在模块的进、出水阀门,泄漏模块退出运行,不必再将整层模块隔离,即由原来整层隔离变为现在隔离整层的一半,该层模块的另一半可继续运行,避免了因泄漏而造成整层模块的功能丧失,有效减小了低低温省煤器发生泄漏时工作效率的下降幅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