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吸入吹水工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1282.7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雁龙;陈定;王东;杨家旺;王聘;于涛;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3004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泥船 旁通 吸入 水工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吸入吹水工艺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施工需求,通过上吸口进舱闸阀和旁通吸入闸阀协同控制,并辅以水下泥泵和舱内泵转速的调整,可实现疏浚模式和旁通吸入模式的控制切换;疏浚模式下,旁通吸入闸阀关闭,疏浚介质依次经绞刀吸口、水下泥泵、上吸口进舱闸阀、舱内泵吸口闸阀,再经舱内泵排出;旁通吸入模式下,上吸口进舱闸阀关闭,海水依次经旁通吸入闸阀、舱内泵吸口闸阀,再经舱内泵排出,达到吹洗排泥管路中残留的疏浚介质。本发明通过旁通吸入模式与疏浚模式的控制切换,实现了对桥架结构内设备的维修更换和排泥管线吹洗的同步进行,有效避免了排泥管吹洗操作占用设备检修维护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油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船舶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吸入吹水工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绞吸挖泥船吹填作业时,经常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起升桥架以便对绞刀、水下泵等安装在桥架结构内的设备进行维修,如绞刀换齿、绞刀更换、水下泵清掏等。常规的操作是必须使绞刀位于水下(与泥面脱离),从绞刀吸口处泵送清水完成吹洗排泥管的操作后再停止水下泵和舱内泵,然后再起升桥架进行设备维修、更换等操作,待满足施工条件后绞刀再下放至施工深度继续施工作业,导致对桥架结构内设备的维修更换和排泥管线的吹洗不能同步进行。尤其是在长吹距施工遇到水下泵堵口时,常规操作方法存在着排泥管线堵塞风险高、施工效率低、油耗相对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吸入吹水工艺控制方法,实现了对桥架结构内设备的维修更换和排泥管线吹洗的同步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油耗。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吸入吹水工艺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施工需求,通过上吸口进舱闸阀和旁通吸入闸阀协同控制,并辅以水下泥泵和舱内泵转速的调整,可实现疏浚模式和旁通吸入模式的控制切换;疏浚模式下,旁通吸入闸阀关闭,疏浚介质依次经绞刀吸口、水下泥泵、上吸口进舱闸阀、舱内泵吸口闸阀,再经舱内泵排出;旁通吸入模式下,上吸口进舱闸阀关闭,海水依次经旁通吸入闸阀、舱内泵吸口闸阀,再经舱内泵排出,达到吹洗排泥管路中残留的疏浚介质。
由疏浚模式切换至旁通吸入模式的控制过程:
1)在疏浚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激活旁通吸入模式后,旁通吸入闸阀自动打开并实时显示开度,同时迅速降低水下泥泵转速并增加舱内泵转速,保证排泥管路内泥浆流速不低于临界流速,直到水下泥泵转速为零;
2)水下泥泵停止运行并且旁通吸入闸阀打开到位后,上吸口进舱闸阀自动关闭并实时显示开度,待上吸口进舱闸阀关闭到位后,疏浚SCADA系统显示疏浚模式成功切换为旁通吸入模式;
3)旁通吸入模式下,舱内泵从旁通吸入闸阀吸入海水对排泥管路中残留的疏浚介质进行吹洗,当排泥管口全部排出介质为海水后,停止舱内泵或适当降低舱内泵转速,等待疏浚SCADA系统由旁通吸入模式切换至疏浚模式。
由旁通吸入模式切换至疏浚模式的控制过程:
1)首先下放桥架,使绞刀至施工深度,在疏浚SCADA系统激活疏浚模式后,上吸口进舱闸阀自动打开并实时显示开度,待上吸口进舱闸阀自动打开到位后,启动水下泥泵至一定转速;
2)上吸口进舱闸阀自动打开到位并启动水下泥泵后,旁通吸入闸阀自动关闭并实时显示开度,关闭过程及时增加水下泥泵转速,保证舱内泵吸入压力为正;
3)旁通吸入闸阀关闭到位后,水下泥泵与舱内泵形成正常的管路联通,疏浚SCADA系统显示旁通吸入模式成功切换为疏浚模式。
控制过程中需要的主要信号有:上吸口进舱闸阀开/闭状态及开度、旁通吸入闸阀开/闭状态及开度、水下泥泵运行状态、舱内泵运行状态、舱内泵吸口闸阀开/闭状态、舱内泵排出闸阀开/闭状态、船艏排泥闸阀开/闭状态等;各个信号通过对应安装位置的传感器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