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1013.0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富;许诗婷;陈舒瑶;陈舜翔;陈舜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全众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00 | 分类号: | D04C1/00;B32B5/02;B32B33/00;B32B3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凯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6 | 代理人: | 杨雪冰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设有 缠绕 复合 及其 编织 方法 | ||
1.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缠绕带(2),所述第一缠绕带(2)倾斜式螺旋缠绕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第二缠绕带(3),所述第二缠绕带(3)倾斜式螺旋缠绕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所述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在所述织带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21);锁链带(4),所述锁链带(4)沿织带本体(1)长度方向上交错贯穿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
所述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缠绕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的缠绕间距相等,所述锁链带(4)在所述织带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贯穿长度与所述X型交叉带(21)的长度相等;
所述锁链带(4)贯穿位于所述织带本体(1)正面区段为织带正面区段(42),所述锁链带(4)中贯穿于所述织带本体(1)背面的区段为织带背面区段(41),所述织带正面区段(42)以及织带背面区段(41)与织带本体(1)贴合一面中段位置处均缝制有勾面层(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1)包括第一织带层(11)、第二织带层(12)以及透气填充层(13),所述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相互贴合缝制,且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之间形成夹层,所述透气填充层(13)嵌设在所述夹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1)的两侧边均缝制有保护包边(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正面区段(42)以及织带背面区段(41)的中段位置处均设置有孔扣(44),所述织带本体(1)上相对与所述孔扣(44)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编织加工织带本体(1),并将编织成型的织带本体(1)进行收卷成盘;
S2:对加工好的织带本体(1)进行放卷,同步将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成交叉式等距旋转缠绕于织带本体(1)的带体表面;
S3:对缠绕了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的织带本体(1)两侧边包覆保护包边(10),并对保护包边(10)进行缝制;
S4:将锁链带(4)沿织带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线交错贯穿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并对锁链带(4)进行缝制固定在织带本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编织加工织带本体(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编织机对第一织带层(11)以及第二织带层(12)进行编织成型;
S1.2:将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重叠输送并在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 )之间填充透气填充层(13);
S1.3:对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进行缝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5:孔扣安装,所述孔扣安装具体方法为,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位于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交叉位置处开设通孔,然后将孔扣(44)贯穿与锁链带(4)固定安装在通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全众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全众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0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套自动装配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海洋生物寄生海工装备的喷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