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丝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60764.0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刘军;陈继胜;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H3/08 | 分类号: | B21H3/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赵群伟 |
| 地址: | 40133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丝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丝机,包括:底座、滑台、前端座以及后端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滑台,底座的顶部还设置有供滑台在底座顶部滑动的导轨,滑台顶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组件,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组件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台在导轨上滑动的驱动组件,前端座以及后端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后端座上设置有用于在工件内孔的侧壁上挤压出螺旋型槽的挤压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在圆筒型工件内孔的内壁打造螺旋型内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筒型工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丝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在圆筒型工件内孔的内壁打造螺旋型内槽时,工人首先需要采用专用的夹具将工件夹紧,然后再使用刀具对工件内孔的内壁进行加工,该方式存在的缺点为,工人手动加工工件的效率低,且容易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丝机,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在圆筒型工件内孔的内壁打造螺旋型内槽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挤丝机,包括:底座、滑台、前端座以及后端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滑台,底座的顶部还设置有供滑台在底座顶部滑动的导轨,滑台顶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组件,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组件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台在导轨上滑动的驱动组件,前端座以及后端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后端座上设置有用于在工件内孔的侧壁上挤压出螺旋型槽的挤压组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挤丝机能快速的在圆筒型工件内孔的内壁打造螺旋型内槽,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夹持组件上的工件匀速转动,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滑台在导轨上匀速滑动,从而使工件做转动与直线运动的补插运动,最后挤压组件在圆筒型工件内壁挤压出螺旋型内槽,减少了因工人手动操作失误而造成产品的报废,减少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挤丝主轴的放大图。
图3为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工件以及挤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支撑台;2、底座;3、滑台;4、导轨;5、前端座;6、后端座;7、安装架;8、第一伺服电机;9、挤丝主轴;10、夹紧孔;11、螺杆;12、压板;13、安装座;14、支撑串板;15、安装杆;16、导向孔;17、刀杆;18、刀柄;19、刀头;20、工件;21、第一滑槽;22、安装槽;23、安装板;24、第一弹簧;25、第一齿条;26、第二齿条;27、第二滑槽;28、导向杆;29、插杆;30、安装柱;31、卡销;32、拉线;33、拉环;34、第二弹簧;35、防滑层;36、第二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挤丝机,包括:底座2、滑台3、前端座5以及后端座6,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台1,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滑台3,底座2的顶部还设置有供滑台3在底座2顶部滑动的导轨4,滑台3顶部设置有安装架7,安装架7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20的夹持组件,安装架7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组件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8,底座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台3在导轨4上滑动的驱动组件,前端座5以及后端座6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工件20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后端座6上设置有用于在工件20内孔的侧壁上挤压出螺旋型槽的挤压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