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多领域快速冷却成型设备的轴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425.2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4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苓;吕会;冯建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汇智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033 | 分类号: | F16D1/033;F16L39/06;F25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3 | 代理人: | 马英迪 |
地址: | 016000 内蒙古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领域 快速 冷却 成型 设备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多领域快速冷却成型设备的轴连接装置,包括冷却介质流通用芯轴和冷却装置传动及支撑用外轴,所述冷却用外轴通过轴承等传动件固定连接在设备钢结构的连接架上,所述冷却成型设备传动和支撑用外轴和冷却介质流通芯轴均为空心。外轴的中部为多段柱将外轴两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冷却用芯轴的两端通过轴套方式穿入在所述冷却用外轴内,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用芯轴内为冷却介质流通的管线,芯轴中间为对接模块,所述芯轴两侧设有轴封部件,所述冷却用芯轴中间位置的对接模块设有绝热介质隔层,所述绝热介质隔层两侧的对接模块设有冷却液对接管口。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占地空间小、冷却效率高、使用方便、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用于多领域快速冷却成型设备的轴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多种领域,具体涉及冶金、化工、机械制造以及多种冷却物质为高温液态的行业。在上述领域中,回转冷却装置配套设施较多,占地面积大,而有的领域采用自然流动冷却方式,导致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不高。本发明针对上述行业存在的问题,发明本装置轴连接部分,切实解决生产回转式冷却设备回转轴兼做传动和传热介质流通的问题。
本发明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冷却效率高、使用方便的可用于多领域快速冷却成型设备的轴及连接装置,可为回转式冷却设备提供兼做传动和高温传热的一种轴,并可实现组装简单,各部件可拆卸维修和更换的特点,同时还可选用不同的液体冷却介质来实现不同工况、不同被冷物质的回转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冷却效率高、使用方便的可用于多领域快速冷却成型设备的轴及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多领域快速冷却成型设备的轴连接装置,包括冷却用芯轴和冷却用外轴,所述冷却用外轴通过轴承等固定连接在钢结构的连接架上,
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用芯轴和冷却成型设备传动及支撑用外轴,所述冷却成型设备传动和支撑用外轴通过轴承等传动件固定连接在钢结构的连接架上。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传动及支撑用外轴为空心,中部为连接柱将外轴两外轴端连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流通芯轴为空心,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用芯轴轴端通过轴套方式穿入在所述冷却装置传动及支撑用外轴内,冷却介质流通芯轴中部设有冷却管线对接模块。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线对接模块中间位置设有绝热介质隔层,所述绝热介质隔层两侧分别为冷却液对接口。冷却介质在冷却介质流通用芯轴内空心内流通,所述芯轴两轴端接有外接管,外接管与内轴端通过填料实现运动密封,外接管相对于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芯轴的两个内轴端连接的两个外接管,分别是冷却介质在本装置与外界设备连接的进口和出口。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线对接模块设有螺纹内接管口管口,内接管和内接管通过螺纹连接在冷却管线对接模块上。
优选的,所述冷却用外轴通过轴承等传动件固定连接在钢结构的连接架上。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用芯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装置传动及支撑用外轴内,以实现相互定位。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线对接模块首先安装在外轴连接柱形成的空间内,然后内接管和内接管再通过芯轴连接模块螺纹连接入所述冷却用外轴的内部空间,芯轴的两个芯轴端穿入外轴端内,通过芯轴连接模块螺纹连接到连接模块后完成芯轴和外轴的组装。
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为水或有机无机导热液体,也可以是熔盐类导热液体。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出口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可采用混合式交换器或单一形式换热器以及其他换热形式。
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工作流动流程见图1中箭头及文字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汇智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汇智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