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280.6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朱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12 | 分类号: | H04L41/12;H04W40/24;H04W8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使能网络侧或者网络管理服务器侧能够获取5G工业互联网的拓扑结构,掌握工业终端、网络终端、无线网络的拓扑连接关系,实现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网络是所述第一终端接入的网络;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场总线是用于生产制造现场的底层通信网络,它实现了微机化的现场测量控制仪器或设备之间的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具有实时性、稳定性高的特点。自从2000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公布通过了IEC61158现场总线标准,现在已有十多种现场总线标准。以太网是商业领域里普遍采用的局域网络,结合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协议构成了以太网的基础,成为网络应用中事实上的标准,这也使得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与企业信息网集成实现工厂监控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工业现场网络中的设备通信正在从基于有线的通信向基于无线的通信方式转换。然而,基于有线的通信系统的一些发现设备的协议不再适用5G化后的工业互联网,例如,PROFINET IO系统中运行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则无法发现5G核心网中的功能网元,例如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network,(R)AN)等,并且,LLDP协议的报文不能被5G化后的工业互联网中的客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也可称为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识别而被丢弃,因此,继续使用LLDP协议则无法获取5G化后的工业互联网的拓扑结构,会造成管理软件无法获知工业终端的信息,不能够精确的管理工业终端等问题。因此,如何能够获取5G工业互联网的拓扑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使能网络侧或者网络管理服务器侧能够获取5G工业互联网的拓扑结构,掌握工业终端、网络终端、无线网络的拓扑连接关系,实现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满足工业终端个性化的需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网络是所述第一终端接入的网络;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终端。
上述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是集成了工业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第一服务器可以是设备管理服务器或者是管理和监控软件服务器。
采用上述方式,第一服务器通过掌握第一终端和第一网络的连接关系,以便于个性化地对第一终端提供服务,实现了第一服务器对第一终端的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五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终端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二终端是连接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一网络的设备,所述第一终端为工业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三标识的关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笔
- 下一篇:数字签名的验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