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检用的医疗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203.0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吕行;遆新宇;吴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行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A61B10/04;A61B1/267;A61B1/04;A61B1/005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严成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检 医疗器械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活检用的医疗器械,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活检用的医疗器械通过采用包括配合使用的气管镜及活检钳,气管镜包括相互连接的软管和探头,软管沿轴向设置有反应探头插入深度的第一刻度标识,活检钳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管和钳头,导管沿轴向设置有反应钳头插入深度的第二刻度标识的技术方案,具有容易把握插入深度、不会产生辐射影响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检用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内镜下活检是内镜介入技术较之放射影像学的一大优势,此技术使内窥镜(消化内镜、支气管镜、软质输尿管镜)不仅可以获得病变的图像,还可以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为进一步的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内镜下活检所使用的活检钳被设计为可以通过内窥镜活检通道抵达腔道病变处并对病变组织进行取样的工具,它包含细长可弯的钳臂和小巧灵活的钳齿。细长可弯的钳臂能够适应活检通道狭长多弯的环境,而钳齿则可以在抵达预定位置时通过钳臂另一端的手柄操控其开闭从而实现对病变组织的钳取,活检钳已经成为内窥镜检查的必备设备之一。
气管镜属于内镜的一种,是当前针对呼吸道疾病的一种重要的诊断及治疗工具,配合活检钳能够准确处理呼吸道的病灶。气管镜和活检钳一般要配合借助胸部CT上或通过电磁导航等设备判断病灶引流的具体深度,但是使用CT进行辅助整个操作过程是在放射性环境下进行的,医护人员需要穿上厚重的铅服,即便是这样的防护,也不能连续多年进行此操作,防止出现辐射病。在没有X线透视条件时,进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对弥漫性肺部病变虽也可获得较满意的结果,但很难把握活检钳插入深度,插入过深有可能导致气胸,过浅取材不满意,可导致肺损伤,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检用的医疗器械,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具有容易把握插入深度、不会产生辐射影响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检用的医疗器械,其中包括配合使用的气管镜及活检钳,气管镜包括相互连接的软管和探头,软管沿轴向设置有反应探头插入深度的第一刻度标识,活检钳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管和钳头,导管沿轴向设置有反应钳头插入深度的第二刻度标识。
气管镜用于气管的病变观察,通过气管镜能够清晰的知道气管情况,判断是否发生病变或找到病灶位置,活检钳用于病灶组织取样,活检钳带有钳齿,伸入气管内部靠近病灶组织,能够将病灶组织进行活体取样。气管镜主要包括软管和探头两部分组成,探头具有图像采集功能,能够采集气管的图像,软管可以弯曲,可以适应复杂曲折的气管,软管内设置有线缆,线缆和探头电性连接,用于传输信号。第一刻度标识设置在软管的外表面,沿着软管的轴向设置,当探头插入气管后,观察刚好漏在外面的第一刻度标识可以判断探头的插入深度,进而知道病灶组织的深度。活检钳主要包括导管和钳头两部分,钳头用于病灶组织取样,导管也可以弯曲,以适应复杂曲折的气管,第二刻度标识设置在导管的外表面,沿着导管的轴向设置,当钳头插入气管后,观察刚好漏在外面的第二刻度标识可以判断钳头的插入深度,进而把握插入深度,对病灶组织准确取样。本实施的活检钳和气管镜配合使用不会带来辐射危害,能够准确对病灶组织取样,使用效果较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软管内设置有线管、供氧管和排气管,线管与探头连接,供氧管连接有供氧机,排气管连接有抽气机。
现有技术气管镜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患者声门及气道中相当一部分空间被镜身占据,再加上操作的刺激,患者多感呼吸困难,很多患者很快出现缺氧的表现,从而影响了操作顺利进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本实施例的软管内设置有线管、供氧管和排气管,线管内部设置线缆,线缆和探头实现电性连接。供氧管和供氧机连接,用于向气管内输送氧气,排气管和抽气机连接,用于抽取气管排出的气体,减轻患者的缺氧情况,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线管设置于软管中心,供氧管和排气管设置于线管左右两侧,供氧管、排气管和线管占满软管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行,未经吕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应于供热系统的球阀制备方法及管压一体式无缝球阀
- 下一篇:一种污水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