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手机生物特征识别功能实现门禁系统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0144.7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7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诚;马艺新;王省欣;谭静;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27 | 分类号: | G07C9/27;G07C9/25;H04L9/32;H04M1/72415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屠沛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手机 生物 特征 识别 功能 实现 门禁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生物特征识别功能实现门禁系统控制的方法,使用智能手机作为门禁控制器,解决了现有门禁控制存在的磁卡容易丢失、被复制等问题。除包含已有的门禁系统功能之外,还可以在不获取生物特征信息的情况下,使用手机自带的生物特征识别功能解锁门禁;通过为每个用户生成独立的生物特征解锁令牌,从而达到在不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情况下,完成生物特征信息的识别与验证、控制门禁系统的解锁与关闭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禁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智能手机生物特征识别功能实现门禁系统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一般用于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场所的出入管理,通过可以控制人员的出入,解决以上场所的安全问题。现有的门禁系统采取在出入口处安装控制装置,例如门禁控制器、密码键盘或生物特征采集器等。出入场所内的用户通过输入密码、刷卡或者输入专用生物密码等方式才能解锁门禁,自由出入。
最原始也是最常见的控制器采用输入密码的方式管理门禁的开启与关闭。与电脑键盘不同,门禁控制器的密码键盘只有0-9十位数字,不包含字母、符号等。同时,解锁密码一般只有6-8位数字,密码长度短,安全性低。由于一个门禁控制器只能设置一个密码,因此该门禁系统下的所有用户掌握同一个密码,门禁管理系统无法识别用户身份。另外,密码的输入不仅繁琐,过程中还容易被窥探造成密码泄露。因此输入密码的管理系统只适合小范围、用户少的场所,且密码安全性低,密码管理不便。
另一种常见的门禁控制器采用刷磁卡的方式管理门禁的开启与关闭。磁卡相比密码而言,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同时可以识别用户身份,对使用场所拥有更安全的管理。但是,磁卡拥有两方面不足:一方面,磁卡携带不便,容易丢失,丢失后可能被拾起者利用,存在安全风险;另一方面,磁卡非常容易被复制,现有研究表明,常见的用于门禁系统的磁卡往往没有进行加密,通过简单的设备即可在几秒钟内完成复制,只需要将设备靠近磁卡即可。而像制作身份证、银行卡此类安全等级较高的磁卡面临成本问题,安全性越高,制造成本也就越高。
近年来出现了利用指纹或者面部特征的门禁管理系统,录入指纹或者摄入面部信息即可匹配用户,管理门禁的开启与关闭。生物特征信息为个人所独有,不会随时间改变,而且随着识别技术的提升,生物特征仿制越加困难,安全性较高。现有的利用生物特征的门禁系统首先需要用户录入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管理方会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保存,使用时进行匹配。因此,管理方拥有大量的生物特征信息,严重危害了个人隐私安全。
现有的使用智能手机控制门禁的管理系统将传统的输入密码这一过程转移到智能手机上,且每个用户能够拥有独立的账号和密码。该方法有很大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密码输入的不足。但是,用户密码设置往往较为简单,容易被暴力破解,仍存在密码输入被窥视的风险。
并且,对于在多个小区均拥有住房的用户来说,管理密码或者门禁卡本身就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务。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有必研发一种更为安全且便捷的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门禁系统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生物特征识别功能实现门禁系统控制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基于智能手机生物特征识别功能实现门禁系统控制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门禁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以及门禁,所述服务器端包括数据库及后台程序;数据库用以保存数据信息,后台程序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可以保存和获取数据库中的数据,并进行一系列数据加解密、逻辑判断以实现本发明中的主要功能;
具体控制步骤如下:
1)搭建数据库
在数据库中建立n个分表以及每个分表对应的RSA公钥pubkey_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防尘套的智能沙发
- 下一篇:一种藻结皮的采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