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发热涂层的多孔结构取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8442.2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戎;徐铭;徐瀛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华晶农谷微冻瞬冷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2;F28F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李兰兰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涂层 多孔 结构 取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发热涂层的多孔结构取暖器,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取暖器外壳、风扇、多孔结构内芯、底座;多孔结构内芯采用与取暖器外壳径向一致的薄壁层构成的多孔孔道结构,内壁上涂覆有发热涂层,端面上也涂覆有发热涂层使多孔孔道内的发热涂层形成整体;多孔结构内芯采用包括蜂窝状结构、蜘蛛网状结构、均匀布置的圆孔状孔道状结构;发热涂层采用包括石墨烯材料涂层、碳纤维材料涂层。本发明取暖器换热面为多孔状结构,相较于传统换热面,其换热面积增加了无数倍,使空气与换热面进行充分接触,有效地提高了使用安全性,缓解了传统取暖器的加热气流混乱分布热量滞积导致的传热不均匀现象,有效提高了工作区域的温度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取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发热涂层的多孔结构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的种类繁多,运行环境复杂,设计情况多样化,已经取代了落后的传统加热方式。如今用电取暖器的品种较多,从制热原理上可以分为:电热丝发热体、石英管发热体和导热油发热体等。以电阻丝作为发热元件的电取暖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安全性却较差,易触电并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远红外石英管电暖器,虽然具有较好的取暖效果,但其红光刺眼,使用寿命较短;电热油汀取暖器有无明火、无辐射、无噪声的特点,但它产生的电耗较大,预热时间长。在这之中,电阻加热是最常见的加热方式,也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改进方向。
电阻加热是利用电流通过电热体的焦耳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加热物体的加热方法。电阻加热分为间接电阻加热和直接电阻加热,原理上大都属于利用电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以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的方式间接的加热物体。传统电阻加热取暖器存在加热温度过高,使用过程中空气干燥的问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电阻加热取暖器内部电热丝温度较高,通电可加热至一千多摄氏度,若使用不当,就存在烫伤和引发火灾的危险;同时,传统电阻加热取暖器电压较高,为220V的家用电压,一旦漏电,就有触电情况发生。
针对这些缺陷,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新型的多孔状取暖器,本发明采用耐高温的绝缘薄片组成也可以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多孔结构电热体,外部加了一层涂层。涂层可以是石墨烯、碳纤维等材料。以石墨烯作为涂层是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其单层石墨烯导热率高达5300W/m.K,是已知材料中热导率的最高值。而且其电阻率只有约10^-6Ω.cm,比铜和银更低,碳纤维也是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发热涂层的多孔结构取暖器,解决了以上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带发热涂层的多孔结构取暖器,包括取暖器外壳、安装于取暖器外壳一端的风扇、安装于取暖器外壳内的多孔结构内芯、安装于取暖器外壳底部的底座;
所述多孔结构内芯采用与取暖器外壳径向一致的薄壁层构成的多孔孔道结构,所述多孔孔道的内壁上涂覆有发热涂层,所述多孔结构内芯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各发热涂层相连的与多孔结构内芯截面形状一致的导电片,使多孔孔道内的发热涂层形成整体;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器,并通过导线与发热涂层以及风扇相连,用于控制发热涂层表面的加热温度以及风扇的转动风速。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结构内芯采用包括蜂窝状结构、蜘蛛网状结构、均匀布置的圆孔状孔道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涂层采用包括石墨烯材料涂层、碳纤维材料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取暖器外壳、多孔结构内芯以及风扇均采用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采用位于取暖器外壳一端的环绕式的风扇安装架进行安装,所述风扇安装架与取暖器外壳之间还设置有一段间距的用于风扇转动出风缓冲的连接套筒。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华晶农谷微冻瞬冷科学研究院,未经珠海市华晶农谷微冻瞬冷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8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鲑鳟鱼受精卵高效培养孵化装备
- 下一篇:测试用例结果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