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富氧灭菌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7627.1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1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姚锦元;姚茗方;寿方仪;方宇红;卢析赤;张起;李亚辉;吴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惠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A61L9/22;A61L9/015;A61L9/00;A61L101/02;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等离子体 灭菌 面罩 | ||
1.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富氧灭菌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固定部的罩体,所述罩体由外层到内层依次设有第一网状光纤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第二网状光纤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和网孔隧道式等离子体层,其中,
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层纳米氧化银杀菌层,所述纳米氧化银杀菌层利用纳米氧化银消毒灭菌;
所述第一网状光纤层利用光纤的光导能力,将第一LED激光光源发出的波长为185纳米的深紫外光均匀地照射在设有纳米氧化银杀菌层的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上,通过紫外杀菌和纳米氧化银杀菌的共同作用,起到杀菌的作用;
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层纳米二氧化钛消毒灭菌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消毒灭菌层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和降解有机物;
所述第二网状光纤层利用光纤的光导能力,将第二LED激光光源发出的波长为256纳米的紫外光均匀地照射在设有纳米二氧化钛消毒灭菌层的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通过紫外杀菌和纳米二氧化钛对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和细菌尸体降解,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所述网孔隧道式等离子体层用于产生紫外线、负离子及臭氧,用于以对进入微孔隧道内的病毒细菌进行灭杀,对进入所述罩体的空气进行富氧活化,以提高所述罩体内的氧饱和量;
所述网孔隧道式等离子体层包括两层金属薄片和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夹在两层所述金属薄片之间形成一体结构,所述一体结构设有贯通其厚度的若干微米级通孔,且所述若干微米级通孔垂直于所述罩体平面分布,形成所述微孔隧道,通过对两层所述金属薄片施加射频电压,在微孔隧道内形成电离场产生紫外线、负离子和臭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富氧灭菌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银杀菌层通过纳米氧化银溅射或蒸镀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的内表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富氧灭菌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消毒灭菌层通过纳米二氧化钛溅射或蒸镀于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的内表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富氧灭菌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光纤层采用185nm梳状激光紫外线光纤杀菌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富氧灭菌面罩,其特征在于:第二网状光纤层采用256nm激光紫外线光纤杀菌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富氧灭菌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外表面上设有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和无线通信部件,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罩体外部的空气质量,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外部终端,所述外部终端根据接收的检测数据调整所述网孔隧道式等离子体层的工作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富氧灭菌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外表面上设有用于采集外界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采能器;和用于存储所述采能器采集的电能并为所述第一LED激光光源、所述第二LED激光光源、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和所述无线通信部件提供电源的储能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惠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惠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76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