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5G NR用户面数据量信息同步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57365.9 | 申请日: | 202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步荣;俞强生;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兴易联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W28/10;H04W72/53 |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朱穆峰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nr 用户 数据量 信息 同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记载了一种用于5G NR用户面数据量信息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在每个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中,CU处理模块根据预定规则添加表示待传数据量大小的信息;DU处理模块对每个GTP‑U扩展头进行解析;解析获得是否包含表示待传数据量大小的信息;若是,则解析获得待传数据量的大小;DU功能模块利用所获得的数据量大小调整流量控制和/或调度。本发明实现CU可以主动上报自身缓存的待传下行数据量;或者根据内部逻辑需求,DU可以主动触发CU上报CU缓存的待传下行数据量。本发明中的DU能够利用CU缓存的待传下行数据量信息,达到更优的F1‑U流控效果以及更优的无线资源调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5G NR用户面数据量信息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中,新的服务和应用层出不穷。移动数据流量的暴涨将给网络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流量需求,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网络应运而生。5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比有线互联网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窝网络快100倍,并且具有较低的网络延迟。
在4G LTE蜂窝网络中,无线协议栈是如图1所示的单一架构,位于EUTRAN(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通用陆面无线接入网络)中的4G基站eNB能够从核心网EPC中直接获取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包数据汇聚层)和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的所有队列的数据信息。
但是,在5G NR(New Radio,第五代新无线电,或新空口)网络中,无线协议栈是如图2所示的CU-DU分离架构。NR无线协议栈分为两个平面:用户面和控制面。用户面(UserPlane,UP)协议栈即用户数据传输采用的协议簇,控制面(Control Plane,CP)协议栈即系统的控制信令传输采用的协议簇。在该架构中,CU与DU是分离的,是两个不同的网元。PDCP在CU上,RLC在DU上。gNB-DU和gNB-CU之间通过接口F1传递用户面数据。位于5G的无线接入网NG-RAN中的5G基站gNB通过集中单元CU将信息传递给分布单元DU。DU负责处理实时业务,无法获取PDCP队列的数据信息,无法知晓后续待缓冲数据量。这样,DU中通过F1接口获取的用户面数据则不够全面,从而无法提前或更合理地对后续任务或资源进行调整。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5G NR用户面数据量信息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将CU缓存的待传数据量信息同步到DU,以提高流控效果和资源调度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5G NR用户面数据量信息同步的方法和系统,通过CU主动向DU上报自身缓存的待传下行数据量,并且DU可以主动触发CU上报CU缓存的待传下行数据量,使得DU可以利用CU缓存的待传下行数据量信息,实现更优的流控效果以及更优的无线资源调度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5G NR用户面数据量信息同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个数据包的GTP-U扩展头中,根据预定规则添加表示待传数据量大小的信息;
对每个GTP-U扩展头进行解析;
解析获得是否包含表示待传数据量大小的信息;
若是,则解析获得待传数据量的大小;
将所获得的数据量大小进行生效处理,以调整流量控制和/或调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兴易联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兴易联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7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