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禁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7306.1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别红成;刘云云;李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8;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欣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禁 系统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门禁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门禁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包括生物特征识别设备、门锁控制设备、服务器、访客终端、业主终端及物业终端。通过将生物特征识别设备抓取的访客人脸特征信息,与服务器中预存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访客的身份。将访客基于访客终端发出的请求拜访指令,与服务器中对应访客的身份信息推送至业主终端,在业主基于业主终端确认访客的身份,并基于业主终端发送开锁指令后,门锁控制设备执行开锁操作。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业主在打开门禁前,可以在终端对门禁外的访客身份进行有效甄别与确认,当系统判定访客为黑名单人员时还能及时预警,确保业主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控制领域,尤其涉及门禁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门锁的更新迭代,用户开锁的操作已经从最初的使用钥匙开锁,发展到了通过控制软件帮助用户开锁。
对于现有的采用可视屏幕终端,或者远程一键开锁的门禁系统,若门禁外的人员是业主熟知的访客,业主可直接进行开锁操作。然而,若门禁外是陌生访客,并告知业主其身份为配送人员、水电检修人员等工作人员时,业主仅根据可视屏终端上显示的图像信息,或者远程开锁的音频对话无法对门外陌生访客的身份真实性进行确认,存在着极大的安全性风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方法,帮助业主在打开门禁前,能够对门禁外陌生访客的身份真实性进行有效识别与确认。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和门禁控制方法存在的缺陷,本申请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禁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业主在打开门禁前,无法对门禁外的陌生访客的身份真实性进行有效识别与确认的弊端。
本申请提供一种门禁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门禁管理系统,所述门禁管理系统包括生物特征识别设备、门锁控制设备、服务器、访客终端、业主终端及物业终端,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设备用于抓取人脸特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设备抓取的访客人脸特征信息,与服务器中预存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所述访客的身份,其中,所述访客的身份包括登记访客、非登记访客及黑名单人员,所述登记访客为已上传身份信息到服务器的访客,所述非登记访客为未上传身份信息到服务器的访客;
将所述访客基于所述访客终端发出的请求拜访指令,与所述服务器中对应所述访客的身份信息推送至业主终端,在业主基于所述业主终端确认所述访客的身份,并基于所述业主终端发送开锁指令后,所述门锁控制设备执行开锁操作。
优选的,所述门禁管理系统包括实体门禁键盘;
所述将所述访客基于所述访客终端发出的请求拜访指令,与所述服务器中对应所述访客的身份信息推送至业主终端,在业主基于所述业主终端确认所述访客的身份,并发送开锁指令后,所述门锁控制设备执行开锁操作包括:
在所述访客基于实体门禁键盘发出请求拜访指令后,将所述请求拜访指令与访客身份信息一并推送至业主终端,在业主基于所述业主终端确认所述访客的身份,并基于所述业主终端发送开锁指令后,所述门锁控制设备执行开锁操作。
优选的,所述门禁管理系统包括虚拟门禁键盘,所述访客基于访客终端扫描二维码后,访客终端的界面生成用于输入请求拜访指令的虚拟门禁键盘;
所述将所述访客基于所述访客终端发出的请求拜访指令,与所述服务器中对应所述访客的身份信息推送至业主终端,在业主基于所述业主终端确认所述访客的身份,并发送开锁指令后,所述门锁控制设备执行开锁操作包括:
在所述访客基于所述虚拟门禁键盘发出请求拜访指令后,将所述请求拜访指令与访客身份信息一并推送至业主终端,在业主基于所述业主终端确认所述访客的身份,并基于所述业主终端发送开锁指令后,所述门锁控制设备执行开锁操作。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鸿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7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