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电缆连接式电动旋耕机及其避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7243.X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7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兴;朱方喜;刘晨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A01B33/08;A01B33/10;A01B33/12;A01B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电缆 连接 电动 旋耕机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电缆连接式电动旋耕机,包括机壳(4)、旋转轴(5)、旋爪(6)和两个驱动轮(12),机壳(4)上表面设有电动机(2)和齿轮箱(3),电动机(2)带动齿轮箱(3)工作,其特征是:机壳(4)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液压升降装置(7),液压升降装置(7)包括液压油缸(7a)和液压杆(7b),液压油缸(7a)固定连接机壳(4) ,液压杆(7b)上下布置,液压杆(7b)的上端是伸缩端,伸在液压油缸(7a)中,液压杆(7b)的下端固定连接驱动轮支撑架(14)上端,驱动轮支撑架(14)下端支撑着驱动轮(12),驱动轮(12)支撑在路面上;在机壳(4)的前侧左右位置处分别各设置一个摄像头(15)和一个毫米波雷达(16),每个液压油缸(7a)上设置一个高度传感器(8),其中一个驱动轮支撑架(14)的下端处设置一个速度传感器(13),所述的摄像头(15)、毫米波雷达(16)、高度传感器(8)和速度传感器(13)以及驱动轮(12)、液压升降装置(7)均分别连接控制器(18);电动机(2)通过电缆(1)连接前方的拖拉机;
当电动旋耕机前方存在障碍物时,摄像头(15)、毫米波雷达(16)、高度传感器(8)和速度传感器(13)采集相应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至控制器(18);控制器(18)根据信息判断障碍物是否在左右两个摄像头(15)和毫米波雷达(16)前方的中间区域,如果是,控制器(18)控制两个液压升降装置(7)同时伸长,抬升电动旋耕机以越过障碍物;如果不在中间区域,判断障碍物是否在前方左侧区域或者右侧区域,如果是,控制器(18)控制左侧的液压升降装置(7)或者右侧的液压升降装置(7)工作,抬升电动旋耕机左侧或者右侧以越过障碍物;控制器(18)根据摄像头(15)、毫米波雷达(16)、高度传感器(8)和速度传感器(13)传来的实时信息判断电动旋耕机是否越过障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电缆连接式电动旋耕机,其特征是:左右两侧的两个液压升降装置(7)结构相同,沿机壳(4)的中心左右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电缆连接式电动旋耕机,其特征是:一个摄像头(15)和一个毫米波雷达(16)为一组,左右各一组设置,两组摄像头(15)和毫米波雷达(16)沿机壳(4)的中心左右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电缆连接式电动旋耕机,其特征是:两个高度传感器(8)沿机壳(4)的中心左右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电缆连接式电动旋耕机,其特征是:电动机(2)的输出轴是电动机输出轴(2a),电动机输出轴(2a)伸入齿轮箱(3)内部,在齿轮箱(3)内,电动机输出轴(2a)上套有电动机输出轴齿轮(3a),电动机输出轴齿轮(3a)啮合正下方的输入齿轮(3b),输入齿轮(3b)和第一齿轮(3d)同轴套在输入轴(3c)上,输入轴(3c)的下方是输出轴(3f),输出轴(3f)上同轴套有第二齿轮(3e)和输出齿轮(3h),第一齿轮(3d)和第二齿轮(3e)相啮合,输出轴(3f)的下方是旋转轴(5),旋转轴(5)上同轴套有旋转轴齿轮(3i),旋转轴齿轮(3i)与输出齿轮(3h)相啮合,沿旋转轴(5)的轴向布置多个旋爪(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电缆连接式电动旋耕机,其特征是:摄像头(15)采集障碍物的最高高度H和前后最长长度X,毫米波雷达(16)采集障碍物与机壳(4)最前侧的实时距离X1,高度传感器(8)获得其距离地面的高度h1,速度传感器(13)测量行进速度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避障的电缆连接式电动旋耕机,控制器(18)计算出电动旋耕机要安全越过障碍物时液压升降装置(7)的工作长度为h2=h1-h0+H+Δh,Δh为液压杆(7b)伸长的修正值,越过障碍物所需时间为,X2为电动旋耕机本身的前后总长度,h0为高度传感器(8)离地面的初始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72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立方星失重弹射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绑扎桥装置